美国VOX网站:疫情过去,数查包養百万美国学生仍未返校_中国网

美国VOX网站1月9日文章,原题:为何仍有那么多孩子旷课 当美国的学校在新冠疫情高峰后重新开放,数百万学生并没有返校。一些最新旷课数据显示,疫情对学生出勤率产生惊人影响。

在疫情前的2015—2016学年,约730万学生“长期旷课”,这意味着他们在一个学年中至少旷课3周。当时美国有5033万K-12(幼儿园至高中)学生。疫情后,旷课学生人数几乎翻了一番。

“这反映出激励孩子上学的良好学习条件受到侵蚀”,帮助各包養網價格州解决长期旷课问题的团体Attendance Works创始人赫蒂·张说,“这表明孩子在身心方面都感觉学校不健康、不安全。归属感、联系和支持都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至关重要。”尽管该话题越来越受关注,但长期旷课并非新鲜事,只是直到最近才被视为“隐性教包養網育危机”。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助理教授约书亚·蔡尔兹说:“这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并非因疫情而突然出现。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解决。从包養历史上看,它主要影响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

有证据表明,旷课会导致成绩下降并影响学生个人和整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前景。出勤率低会影响孩子在三年级结束时能否熟练阅读;到六年级时,长期旷课预示着学生可能会从高中辍学。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托马斯·迪伊发现,低收入学生以及黑人和西班牙裔学生的旷课率增幅更大。

从许多方面来看,疫情对教育造成严重破坏,因为几乎所有背景的学生都受到影响。在出勤率方面,疫情扰乱上学习惯,加剧长期旷课的老问题并带来新问题。Attendance Works认为,旷课原因分为四类:“障碍”“厌恶学校”“不投入”和“对上学目的的误解”。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现,年轻人在疫情包養行情后出现更大程度的焦虑和抑郁。2包養網023年8月至9月对1000多名高中生进行的调查显示,除恶劣天气外,焦虑是他们旷课的首要原因。校园欺凌可能迫使孩子待在家里。研究发现,当学生发现课堂枯燥、缺乏挑战性或无法在文化上作出反应时,他们也可能远离学校。

研究人员表示,教育领域存在许多危机,关键是不要忽视取得的进步。康涅狄格州教育厅顾问卡里·沙利文·卡斯特说:“我们有能力扭转这种状况,这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但我们会坚持下去,保持积极心态并集中精力取得成功。”(作者法比奥拉·齐纳斯,丁玎译)

抗议“亲俄”演员出演查包養網热播美剧,乌克兰外交部指责美国HBO!_中国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HBO,你们能同支持种族灭绝以及违反国际法的人合作吗?”乌克兰外交部日前包養指责美国HBO电视网宣布塞尔维亚和俄罗斯双重国籍演员比柯维奇将加入《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的拍摄。据《纽约时报》27日报道,HBO热播剧《白莲花度假村》的第三季计划于2月在泰国拍摄,该剧以富人游客在度假小包養網岛的悬疑兼喜剧故事为主线。

乌克兰独立新闻包養社日前报包養網道称,乌克兰民众对2021年获得俄罗斯国包養籍的塞尔维亚演员比柯维奇参演《白莲花度假村》表示抵制。乌外交部更是于25日在社交平台X上指责HBO与“亲俄的比柯维奇”合作,还在帖子中插入一条比柯维奇于2018年被俄总统普京授予“普希金奖章”的视频。视频中,有画外音称比柯维奇为“克里姆林宫的外国喉舌”。

乌网络媒体detector media27日援引《巴尔干观察》的报道称,塞尔维亚称乌外交部对比柯维奇的指控毫无根据。面对《纽约时报》的采访,HBO发言人表示,相关问题应该直接询问比柯维奇或他的代表,但乌外交部和比柯维奇暂未作出任何回应。

乌克兰2019年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比柯维奇进入该国。当时,比柯维奇对塞尔维亚媒体说:“从人性和诗歌的角度来看,这一情况既荒谬又有趣。”

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深聚焦)_查包養心得中国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包養網比較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包養来。”

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的沃土。近年来,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显著增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不断涌现,有力支撑了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当下,面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如何展现新作为?本期教育版,我们关注一些职业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编  者  

促进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

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实训室里,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及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学生郭紫涵正在动力电池试验设备上进行系列测试,并完成实际装车测试。

“2022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学校新开设的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让我很感兴趣,加之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乐观,我便果断填报了。现在看来,我的选择十分正确。”郭紫涵说,“在专业学习中,学校与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带领我们参与具有科研性质和生产性质的实训,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伴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汽车类专业由传统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调整为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交通工程学院院长王文凯展示一张专业设置表,上面记录着这些年来专业的升级、调整、撤销等情况。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重要载体,设什么样的专业,决定了面向什么样的行业领域,培养什么样的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谢包養永华介绍,学校实现了所有专业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中30个本科专业全部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19个专业同时对接江苏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发展的巨大优势。”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培养拔尖人才,也要培养大国工匠、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实实在在办好职业教育。

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要求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中找准定位,促进专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记者了解到,目前,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共设置1394个专业,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其中制造业相关专业515个,占比37%。“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我们每年优先增设先进制造业领域新专业,2023年增设了高速铁路通信技术等专业,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制造业的能力。”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英利说。

由于人才培养有一定周期,从更高要求来讲,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不仅要“紧跟”产业,更需要“前瞻”发展。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唐智彬表示,信息畅通是一项关键要素,相关部门应完善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供给信息共享机制,让院校及时准确地了解产业和企业的需求,并第一时间体现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育教学中。

培育精包養行情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坚守,就是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态度。”前不久,一场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钳工周皓,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技校学生成长为“深海工匠”的故事。

“通过数万次练习,头发丝直径1/16粗细的划痕,周皓用手一摸就知道。他手工加工的零部件精度可以达到0.003毫米以内,这太令人敬佩了。”听完宣讲,信息工程学院学生郎俊涛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大国工匠的决心。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尤为重要。要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报国、技能成才的志向,让他们看到技能人才的发展道路是宽广的,是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校长张洪田介绍,学校充分挖掘工匠精神内涵,广泛宣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工匠典型,推出“榜样的力量,前进的方向”等专题,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使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名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立足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职校学生成才通道更加畅通。2023年,职业本科招生8.99万人,比上年增长17.82%,“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纵向贯通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得以确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制度不断完善,为中职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提供了更多发展可能。

“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还要不断提升青年技术人才的获得感。”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表示,应进一步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大比武”,为青年技术人才提供更多切磋技艺的机会和舞台,引导更多青年选择技术技能型发展道路。

不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前段时间,在华为信息与通信技术技能大赛总决赛上,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陈成熙所在团队,获得计算赛道实践赛特等奖。

回顾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陈成熙感触很深,“学校将面向在岗工程师的培训认证,转化为适合零基础在校生学习的课程体系,让我们能够紧跟前沿技术,学到真东西、掌握真本领。”

“为求解校企深度协同育人难题,学校开展了以特色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即每个专业群联合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一所特色产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校长许建领介绍,在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训师资、共建平台、共育人才的过程中,产业技术变革与教学改革同频共振的良性机制逐步形成。

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如何实实在在办好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打造一批重要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等,成为题中之义。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目前包養,在6个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84门专业课程改革试点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占比超过55%;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完成,种种举措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不断深化。

“办好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协同合作。”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邱懿表示,要以共同体、联合体为载体,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中进行专业布局,把更多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大国工匠的基石、栋梁作用。

返岗有序,求职畅通,服务暖心 农民工就业饭碗捧得更稳了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查包養網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稳经济举措显效,农民工有序返岗

今年49岁的王秀琼是中建二局重庆空港实验中学项目部的一名电梯操作工,在外打拼已10年。难以想象,身体纤弱的她能“撬动”成吨重的施工电梯。每天在建筑工地上,她除了将每个人安全送至目的楼层外,还要对机器进行检修。“大家都亲切地喊我‘王机长’。”作为城市建设队伍中一颗特别的“螺丝钉”,王秀琼很有职业成就感。

成渝经济圈的发展,给异地务工的王秀琼带来便利。“以前,我们那里到重庆根本没有直达车,路上要辗转十几个小时。今年我坐高铁来的,巴适得很!”午休时分,她拿出从四川德阳老家带来的香肠腊肉,和工友们分享,“儿子去年刚结婚,在成都买了房子。今年干完,我就回家享福喽!”

背起行囊、赶赴他乡,跨省务工大潮构成流动中国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今年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务工季,各地农民工有序返岗复工,映衬出袅袅升起的包養網烟火气。

广东省广州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紧张有序地进行幕墙安装施工。“为了激励大家,我们不仅组织专车接送,还发放了新春大礼包和返岗红包,为每一名工人做了免费体检和安全教育。”项目负责人周昌祺说。

作为用工大省和劳务输入大省,广东外省务工人员有2300万。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包養網比較监测数据显示,超过1700万外省务工人员返乡过春节。“为了让工人们的返岗之路更温馨、更畅通,我们配合人社部门、用工企业开行‘点对点’务工专列200余列,覆包養網價格盖湘、鄂、豫、皖、黔、渝、川等全国主要劳务输出地,为返粤务工人员提供‘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广州铁路局集团客运部总工程师彭翔介绍。

“兄弟姐妹们,欢迎回家!”中山市南头镇TCL空调生产工厂热闹起来,一辆辆大巴车陆续抵达,146名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点对点”接回岗位。“今年一季度的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7%,交付压力较大。”TCL空调事业部制造中心工厂厂长向民军说,南头镇3个空调生产厂区的产品主要以出口为主,早早调试好了机器设备,就等着工人们返岗开工。

“既不用发愁买车票,又有红包拿,早来几天,值了!”95后农民工张楚焜兴奋地说,今年是他第一次坐返岗复工专车,“全程都很舒心”。

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工规模达到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人月均收入4615元,比上年增长4.1%。“外出农民工主要在二、三产业就业,包括建筑业、制造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陈传波说,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稳经济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地显效,各类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恢复改善,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家门到车门、车门到厂门”,招工就业更顺畅

“过去住在山上,全家就靠几亩地和几头牛羊生活。自打搬进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出门就有活干,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锦绣社区脱贫户李忠华说。这几年,为了方便照顾患病的母亲,他在就近工地务工,每个月工资有5000元左右。

前年,李忠华母亲的病治好了。没有了后顾之忧,他琢磨着出去多挣点钱。经社区介绍,李忠华和8名老乡一块儿前往江苏省江阴市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务工,因为勤劳肯干,每个月能挣到万把块。“明年我想带上亲戚朋友到外面来,让大伙腰包一起鼓起来。”

数据显示,2022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1.96%,务工就业是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防返贫促增收的重要途径。据介绍,怒江州在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等支持下,和浦东新区、珠海市、义乌市共同设立“怒江员工之家”,与当地人社部门、用工企业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瞄准供需,拓宽就业新渠道,以“就业直通车”形式,输送农村劳动力,为乡亲们增收致富添动能。

据《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预计,到2035年时,将有约1.6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一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边是城市用工缺口,如何更好发挥区域间互补优势,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

去年11月,人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人社协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健全东西部人社协作体制机制,创新协作方式,强化服务保障,提升协作效率,构建集劳务协作、品牌打造、技能培训、技工院校建设、人才交流于一体的东西部人社协作新格局,扎实巩固拓展人社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3家企业,涉及67个工种、4843个岗位……今年初,浙江省德清县组织县内重点企业赴云南省西畴县、贵州省罗甸县、四川省小金县等地,开展对口支援劳务协作。近日,首批45名小金县籍务工人员已通过两地政府安排,“家门到车门、车门到厂门”来到各个缺工企业。

“前两年在外闯荡,换过好几份工作。想不到家门口就有招聘会,底薪6000元,还包吃住。”23岁的何万鑫来自小金县达维镇胆扎村,年后刚入职位于德清县雷甸镇(临杭产业新区)的浙江金辰玻璃有限公司。这几天忙着在车间熟悉生产环节,对于这份新工作,他很满意。

“现在迎来务工人员返乡高峰,年后订单量有望增加,这样的对口支援招聘会,不仅为乡亲们增收出了一份力,也实实在在填补了用工缺口。”公司人事经理王丽娟说,这次企业顺利招到11名员工,除了普通操作工外,还有1名数控主操的技术工和3名储备干部。

东西部协作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陕西省淳化县农村,到江苏务工已成为当地农民外出的一大选项。“有政府搭桥,来的都是正规企业,心里可踏实了。”在苏陕劳务协作招聘会上,十里塬镇曹村吴家组的武海洲与江苏昆包養網山多富纸制品公司签订了务工协议。截至目前,淳化累计向江苏输出务工人员1629名,其中脱贫人口282人。

培训贴心、服务暖心,更多老乡家门口就业

引弧、运条、焊缝收尾……位于山东省商河县的济南海耀新能源设备公司机加工车间里,40岁的焊工姚镇完成下班前最后一道焊接工序。“加工机床、补补焊焊,要焊得牢固整齐,很考验操作。”放下焊枪,摘下防护镜和绝缘手套,他舒了一口气。

姚镇是商河县玉皇庙镇白庙村人,家里5亩地由老人帮着打理。“之前没啥技术,在外地漂了七八年,只能打打散工,上有老下有小的也照顾不上。”常年和家人聚少离多的姚镇决定回老家找份工。

家门口就业让姚镇心里踏实了。去年4月,经过县总工会的系统培训,他成为海耀公司的一名焊工。“离家只有1公里,考核后持证上岗,俺也成了技术工人,一个月能挣七八千,不比在外少。”姚镇打算再考个焊工等级证。

“将农民工从‘劳动型’转变为‘技能型’人才,有效提升了就业质量。”商河县总工会副主席孙桂兰介绍,一方面,工会联系有资质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乡镇开展“按需点菜、送教上门”活动;另一方面做好前期调研,与经济开发区、有关镇街的企业建立开展长期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同时,依托县龙头农企,发展花卉种植、新兴生态工业、通道物流等产业,吸纳农民工就近就业。目前,县总工会已举办电工、焊工、计算机操作、家政等各类培训班128期,3万名农民工顺利转型成为产业工人。

县域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农民工在县域内就业。日前,人社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适应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要求,顺应县域农民工流动变化趋势,着力提高县域农民工就业质量和技能水平,维护劳动保障权益,扩大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强化基层服务能力等。

“吸引农民工进城的首先是就业机会,其次是子女教育。”陈传波分析,对县域而言,一方面要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营商和就业环境,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推进县域农民工市民化打造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东营市东营区,许多从事新职业的农民工群体越来越有城市归属感。“自从有了‘暖新驿站’,跑单送货再也不怕刮风下雨。”外卖员刘磊说。

文汇街道党工委书记隋长杰介绍,为了破解管理与服务难题,当地创新推行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从社会融入、职业规划、子女教育等维度提供5类22项“暖新服务”。街道还整合资源,为新就业群体精准提供健康关爱、技能培训、法律服务等一系列服务项目。同时,鼓励外卖员、快递小哥等同网格员结成对子,充分发挥走街串巷的优势,越来越多新就业群体成为“政策宣传员”“文明示范员”,与城市发展双向联动、同频共振。

中央部门集查包養心得中公开2024年部门预算 严把支出关口 强化绩效管理(经济聚焦)_中国网

核心阅读

预算公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各部门均公开了部门收支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等9张报表,全包養網面、真实反映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各部门预算安排,体现“习惯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的指导方针。

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指导督促中央部门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严格绩效目标审核,做好绩效目标公开。

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提出,“落实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控一般性支出,可以省的钱一定要省,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乱花,坚决防止大手大脚花钱、铺张浪费。”

3月26日,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4年部门预算。今年的预算公开有哪些特点?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不断完善制度,有序推进公开

预算公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强化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强化外部监督的机制性安排,对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包養網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我国预算公开取得新进展。一方面,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预算公开制度框架。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有序推进预算公开工作。通过细化要求、完善机制、加强考核等,组织做好中央预算公开,同时积极指导督促地方做好预算公开。“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也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该负责人介绍,地方各级政府2023年预算和2022年决算公开率均为100%,省、市、县级部门2023年预算和2022年决算公开率均达到99%以上。

今年,中央各部门均公开了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表、部门支出总表、财政拨款收支总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财政拨款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等9张报表。此外,各部门还对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等情况予以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为使公众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展示,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

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提高预算精准性

“习惯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的指导方针,体现在了今年的中央部门预算安排中。

集中财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2024年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8.6%,扣除重点保障支出后仅增长0.3%,其中重点保障国防武警支出、科技教育支出、中央储备支出、国债发行付息支出等支出项目。同时严控一般性支出,尽可能压缩中央部门支出,大力推动各部门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将资金用在刀刃上。

做好部门履职经费保障,坚持有压有保,提高预算精准性。比如,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行政运行经费2024年预算数比2023年执行数减少674.96万元,压减4.8%;财政部行政运行经费2024年预算数比2023年执行数减少1821.28万元,压减3.94%。

“对于中央单位人员工资等支出,按照定员定额管理的要求,严格按照工资政策和人数安排;对于必需的水电、物业、采暖等费用,制定完善公用经费实物定额标准,确保相关支出处于合理区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强化预算约束防止铺张浪费。推动中央部门精简不必要的节庆、论坛和展会,更加节约高效地举办会议、开展培训和调研。严格执行会议差旅等费用开支标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比如,审计署进修及培训支出20包養網 花園24年预算数比2023年执行数减少22万元,压减1.2%。

“实事求是保障合理需求,但也要防止大手大脚。同时,要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防止资产闲置浪费。”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已按季评估中央部门过紧日子情况,并将评估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

“当前,财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可以降低政府部门运转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应有之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表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能够把倡廉关口前移,同时提高公共产品投入产出率,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增强政府公信力。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花钱必问效。近年,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不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指导督促中央部门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严格绩效目标审核,做好绩效目标公开。2024年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原则上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

根据要求,项目绩效目标必须涵盖政策与支出的主体内容,体现项目主要产出和核心效果。同时将绩效目标审核嵌入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流程,在审核绩效目标形式完整性的同时,强化对内容相关性包養網、适当性、可行性的审核。

比如,生态环境部此次公开了信息化运行维护、国际组织捐款、实验室专项经费等14个项目的2024年绩效目标表。怎样体现求“绩”问“效”?拿实验室专项经费这一项来说,绩效目标表列明了该项目年度总体目标、绩效指标,年度总体目标为文字描述,绩效指标则具体量化为产出指标、效益指标;产出指标的细分项数量指标要求“发表文章、专利、专著≥5包養5个”“申请科研项目1个”等,细分项质量指标要求“成果验收合格率≥90%”。

“预算绩效管理可以从制度角度确保腾出资金用于民生,推动整体预算改革向纵深挺进。”白景明表示,实践充分证明,预算绩效管理有效督促了中央部门用准、用好财政资金,也使公众能更好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推动治理效能提升。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扎实做好绩效目标管理工作,夯实部门和单位主体责任,强化绩效目标审核,促进绩效目标质量进一步提升。”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华全媒+|那个撑起一个家的瑶山女孩上大查包養学了_中国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蓝晓萍(前)在为父亲和妹妹准备早饭(2015年4月14日摄);下图为:在广西南宁师范大学,蓝晓萍走出教室(2023年9月26日摄)。包養網

蓝晓萍,2003年出生在广西都安瑶族包養網自治县拉烈镇崇业村弄后屯,这个12岁起就撑起一个家的瑶山女孩现在是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泰语本科专业一名新生。

蓝晓萍6岁那年母亲因难产离世,留下她和姐姐蓝婉屏、妹妹蓝云萍与父亲相依为命。2包養網比較015年春节前,父亲蓝启站突然精神失常,生活无法自理。因姐姐蓝婉屏远离家门求学,当时只有12岁的蓝晓萍担负起照顾这个家的重任。蓝晓萍每天早上要给父亲和妹妹做早餐,然后把父亲安顿在家里,带着妹妹蓝云萍上学;下午放学回家后放羊、砍柴、做家务,里里外外照顾着这个家。

2022年,常年患病的父亲去世。蓝晓萍这名生长在大山里的女孩,自强不息包養網,刻苦学习,积极向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肯定,在共青团中央2019年“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中,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2020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23年考上南宁师范大学。

现在,姐姐蓝婉屏在读大学,妹妹蓝云萍在读高中。蓝晓萍说,这些年来,她们姐妹深知自己的不幸,但并没有因此包養放弃梦想,困难时总有人给予她们帮助,这些爱心和善意一直鼓励她们不懈追求梦想。今后,她们将继续努力,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更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帮助的人。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持查包養行情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_中国网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谢应君: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先生,请他结合《意见》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负责人姚珺先生,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先生,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先生,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督管理司负责人刘琳女士。

下面,我们先请陈春江先生介绍情况。

2023-08-14 15:00:55

商务部部长助理 陈春江: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参加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首先,我代表商务部向各位媒体朋友对商务工作特别是外资工作的关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稳外贸稳外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近日,围绕外资企业关注的营商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等6个方面,提出了新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稳外资政策措施,以更有效提振外商投资信心,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进来。

2023-08-14 15:07:09

陈春江: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意见》。总的来看,《意见》具有四个主要特点:

一是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比如,加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先行先试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设立的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建立健全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汇管理便利化制度,支持以所募的境外人民币直接开展境内相关投资等。

二是提升投资经营便利化水平。比如,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高管、技术人员本人及家属提供入出境、停居留便利;为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建立绿色通道,高效开展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开展保障经营主体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专项检查;推进标准制定、修订全过程信息公开,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依法加快办理进度等。

三是加大外商投资引导力度。比如,支持各地区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对符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实施配套奖励措施;支持先进制造等领域外商投资企业与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创新合作采购方式,通过首购订购等措施,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创新研发全球领先产品等。

四是强化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保障工作。比如,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鼓励各地区探索对外商投资促进部门和团队的非公务员、非事业编制岗位实行更加有效灵活的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加强外商投资促进人员配备;做好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签证工作,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关税减免政策提供便利等。

2023-08-14 15:10:45

陈春江:

相信各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能够充分感受到这些政策措施彰显出中国政府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能够充分享受到政策措施落地实施所带来的红利,实现与中国经济共同发展。

除了本次发布的《意见》,今年以来商务部还推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稳外贸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进一步强化贸易促进、创造贸易机会,持续推进外贸创新发展,优化贸易结构和发展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更好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需求等。稳外资方面,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 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若干措施的通知》等。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在抓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基础上,加快落实本次《意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以上是我的简要介绍,谢谢大家!

2023-08-14 15:12:26

谢应君:

现在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3-08-14 15:13:28包養網比較

总台央视记者: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本次《意见》出台后,商务部将如何确保这些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谢谢。

2023-08-14 15:17:17

陈春江: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您的问题。《意见》出台后,关键是抓好落实,确保尽快落地见效。《意见》包括六方面24条举措,涉及29个部门和各个地方,需要相关部门和地方一起形成工作合力,把各项举措抓细抓实抓好。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从4个方面推动《意见》的落实。

一是细化任务分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梳理细化《意见》提出的工作任务,明确具体落实措施、时间进度、成果形式等。及时开展政策解读培训,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上下联动确保《意见》各项举措早落地、早见效。

二是加强政策宣介。今天政策吹风会就是一次集中的宣介,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在会后开展广泛、全面地宣传报道。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机制的作用,持续开展全面深入宣介,同时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及时组织政策说明会,向本地区的外资企业宣传解读。我们还将通过各级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把《意见》“点对点”推送给重点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争取实现“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三是强化跟踪问效。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动态跟包養踪,结合实地调研、企业座谈,及时发现和疏通堵点、难点,确保政策取得预期效果,增强外资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实施过程中,外资企业如有疑问,都可以向商务部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和各级商务部门反映,我们将及时推动解决。

四是做好总结评估。商务部将适时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一方面收集整理并深入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及时推广复制各部门各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广大外资企业在华经营营造可预期、更优质的投资环境。谢谢。

2023-08-14 15:17:29

中新社记者:

我们了解到,本次《意见》专门列出了“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的章节,对健全外商权益保护机制等提出新要求。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是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介绍一下投诉工作的开展情况?谢谢。

2023-08-14 15:27:23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 朱冰:

谢谢您的提问。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相关工作,在2006年商务部就发布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暂行办法》,受理并协调解决了外商投资受到行政侵权的相关事项。自2020年1月外商投资法和实施条例实施以来,外商投资法也明确要求,国家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并对相关制度进行了细化规定。为了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和实施条例,2020年8月商务部修订发布了《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投诉工作办法》实施以来,投诉机制不断完善,有效保护了外商企业合法权益。在制度建设上,各省(区、市)都制定了本地区的投诉办法或工作指南。在机构建设上,我们在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设立了全国外商投资投诉中心,并在地方设立了省、市、县三级外商投资投诉工作机制和机构2800多个。为便利外国投资者、外资企业有效运用这一机制,商务部每年更新发布《中国外商投资指引》,刊载投诉中心办事指南、投诉工作机构名录、投诉工作基本流程等内容。办事指南、机构名录也在商务部官方网站公开发布。外国投资者和外资企业可以通过投诉机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反映问题困难,提出政策建议。

下一步,商务部将贯彻落实《意见》的有关举措,持续加强外商投资投诉工作,进一步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我们将充分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服务机制作用,用好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外商投资投诉工作机制等多种渠道,主动收集并推动解决外资企业的问题诉求,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工作网络,共同形成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合力。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2023-08-14 15:27:42

香港中评社记者:

《意见》提出“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请问财政部在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谢谢。

2023-08-14 15:29:07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 符金陵:

感谢您的提问。外贸外资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近年来,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从三个方面出台政策措施,积极稳定外资预期,提振外商在华投资信心。

一是深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税收制度对于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不因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同而实行差异化的税收政策。外资企业按税收法律法规缴纳相应的税款,同时也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为了吸引外商在华投资,我们还出台了一些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对境外投资者从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符合条件的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外商投资项目进口的自用设备,除有关不予免税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对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资金规模,统筹加大对外资标志性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同时,指导地方财政部门统筹用好自有资金,加大对重点产业链引资服务力度等。

三是对标国际一流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引进国际一流标准和先进经验,做好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报告》参评准备工作,为国内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借鉴。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意见》有关要求,及时抓好有关财税政策落实,并立足财政职责,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及时跟踪政策实施情况,适时优化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加力支持外资保稳提质。谢谢。

2023-08-14 15:29:18

中宏网记者:

我们注意到,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今年以来,众多制造业跨国企业管理者到访中国,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表示赞赏,同时也愿意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投资中国。请问在制造业利用外资方面,今年的情况是怎样的?工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促进制造业利用外资?谢谢。

2023-08-14 15:32:47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负责人 姚珺:

谢谢您对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做好制造业领域外资工作。一方面,持续放宽制造业外资准入。目前,中国一般制造业领域已实现全面开放,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全面清零,汽车行业自2022年起全部取消对外资准入的限制。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服务保障。通过建立“直通车”“绿色通道”等机制,不断加大对制造业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的服务保障力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保障重点外资项目进得来、落得下、经营得好。

如您所说,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信心不减,中国制造业对全球各类资源要素仍然有强大的吸引力。今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恢复放缓、全球跨国投资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8.8%。这表明,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信心是足的,中国制造业的广阔空间也将为外资企业带来持续的盈利空间。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意见》中的各项任务,着力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面贯彻《外商投资法》,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政府采购、标准制定中贯彻“内外资一致”原则,依法平等保护外资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二是进一步完善制造业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机制,积极协调解决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落地和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增强外商在华投资信心。三是认真执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投向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一步提升吸引外资质量,优化外资布局,做好制造业利用外资工作。谢谢。

2023-08-14 15:32:58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

按照制度规定,和内资企业一样,外商投资企业每年都要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年度报告。据了解,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年度报告公示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请问,对外商投资企业有哪些便利化措施?谢谢。

2023-08-14 15:33:49

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督管理司负责人 刘琳:

谢谢您的提问和对企业年报工作的关心关注。年报是企业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积累自身信用的过程,这一点无论是对于内资企业还是外商投资企业都是一样的。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立足职能,通过实施“多报合一”等便利化改革措施,提升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减轻企业负担。市场监管总局自2020年开始实施市场监管、商务、外汇年报“多报合一”改革,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已经在全国实现市场监管、人社、统计、海关、商务、外汇部门的年报事项“多报合一”,减少了120余项原海关年报数据项、170余项原商务和外汇年报数据项。同时,各部门间还建立了名单管理、信息共享、答复咨询、抽查检查等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和数据共享,提升政策指导和咨询答复的便利度。

今年以来,为了缓解年报期间监管部门存在无差别催报、指导年报力量不足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实施年报精细化改革,通过采取分类管理、分时联合推进等措施,减少了无差别年报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打扰,也让市场监管部门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另外,市场监管总局于2022年开始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营商环境试点城市探索企业年报与税务部门的“多报合一”改革,在积累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成功在河北、江苏、浙江、山东等地推广。外商投资企业通过“一次登录、一次填报”即可全面完成市场监管和税务年报,最大限度提高年报的便利度。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改革创新,稳妥有力推进年报“多报合一”,提升年报集成化水平,推动年报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服务好外商投资企业年报公示工作。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2023-08-14 15:34:07

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近期商务部也召开了多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请问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有关考虑和下一步安排是什么?谢谢。

2023-08-14 15:40:32

朱冰:

谢谢您的提问,以及对商务部工作的关注。商务部高度重视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的沟通交流。自2020年起,我们在外贸外资协调服务机制下组建了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与外资企业和在华的外国商协会开展了机制化、常态化的交流。三年多来,商务部部领导主持召开各类外资企业座谈会20多场,充分听取外资企业的意见建议,累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几百项。

正如您刚才提到的,按照国务院部署,商务部近期依托外贸外资协调服务机制,升级建立了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进一步拓展收集问题、听取意见的渠道,及时回应和解决企业的关切,王文涛部长近期主持召开了多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议。7月底,商务部还制订了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指导文件并印发各地实施,请各地也参照我们的做法,在省级层面建立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并且根据需要在省级以下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建立。

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灵活多样,不拘形式。既可以把外资企业请进政府机关,听取意见诉求,也可以深入企业和生产现场,主动上门服务;既可以采取座谈会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早餐会等更灵活的形式。二是双向交流,突出实效。我们对企业的发言不设条条框框,鼓励外资企业开门见山,发表真实的意见和想法,不回避问题、坦诚交流,能现场回应的我们当场就予以回应,如果现场不能回应的,我们进一步研究以后,也会及时反馈给企业。三是清单管理,形成闭环。我们要求商务主管部门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建立清单台账,明确责任部门,加强跟踪督办,妥善解决、限期回复、及时反馈。

据我们了解,各地已经陆续开展行动,结合当地外资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召开了多场形式多样的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发挥好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的作用,为企业投资经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环境。谢谢。

2023-08-14 15:40:46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意见》中提到,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梯度转移。我们注意到,工信部近期在河南、内蒙古、广西等地举办了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请问如何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外资企业参与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更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谢谢。

2023-08-14 15:46:53

姚珺: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把推进产包養網业转移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结合企业需求和各地比较优势,与河南、内蒙古、广西等省区共同举办系包養網價格列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梯度转移搭建平台,促进了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开花结果,切实推动产业转移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新发布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梯度转移。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意见》要求,按照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系列规划和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强化政策引导,按照《制造业转移发展指导目录》,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引导各地立足产业基础、发挥特色优势,有序承接、错位发展,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深化区域合作,鼓励地方建立健全区域对接合作机制,发挥企业、园区、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方面作用,深化和拓展“链式”转移等转移合作模式,实现东中西同频共振、良性互动。三是搭建对接平台,加强供需对接,精心办好系列对接活动,高水平建设园区等承接载体,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精准高效服务,推动签约项目尽早形成现实生产力。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健全外资服务体系,发挥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平台作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谢谢。

2023-08-14 15:47:03

红星新闻记者:

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是外资企业广泛关注的问题。请问,近年来财政部在政府采购领域出台了哪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政策,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谢谢。

2023-08-14 15:47:28

符金陵: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所说的,外资企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能否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是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也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部高度重视优化政府采购领域外商投资环境,努力消除政府采购中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和壁垒,依法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近年来,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2019年、2021年先后两次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清理以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股权结构等不合理条件歧视供应商或者违规设置各类供应商库的规定和做法。2022年,按照开展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对通过不合理条件限定政府采购供应商等问题进行了清理。

二是进一步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的要求。2021年印发《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有关政策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依法对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包括提供的服务)平等对待,依法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

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完善政府采购质疑投诉和行政裁决机制,畅通供应商权利救济渠道,依法受理并公平处理供应商的投诉,维护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意见》有关要求,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更好地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主要是: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法修订以及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协调统一,努力增强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明确政府采购领域“中国境内生产”的具体标准,着力保障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开展专项检查,保障经营主体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依法纠正和查处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等违法违规行为。

谢谢!

2023-08-14 15:47:44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来说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服务外商投资企业。请问,市场监管部门主要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2023-08-14 15:56:57

刘琳:

谢谢您的提问。非常赞同您刚才的说法,确实,对于企业来说,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采取多种措施服务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努力让外商投资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做好外资企业的准入工作。严格执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选取北京等7省(市)开展香港投资者简化版公证文书电子化流转试点,便利香港投资者。

二是坚持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比如在反垄断方面,完成《禁止垄断协议规定》等5部反垄断法规配套规章,为合规经营提供清晰、透明、可预期的指引。扎实开展民生领域的反垄断执法,持续提高经营者集中审查效率,高效审结没有竞争损害的经营者集中。

三是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和商业秘密保护力度。今年上半年,查处商标、专利等领域违法案件1.71万件,依法平等保护内外资企业知识产权。

四是探索婴配乳粉产品配方和特医婴配食品注册境外现场核查创新举措。大家知道,今年4月份,在习近平主席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见证下,签订合作备忘录,批准法方6个婴配新国标的配方注册。另外,持续推进荷兰、丹麦、新西兰等国家注册境外现场核查。目前,由境外政府协助核查并获得我方批准的婴配新国标配方达78个。

五是支持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标准化工作。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外资企业和外国专家参与团体标准制定。目前,62%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外资企业委员。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中国国际标准转化率目前已经超过80%,重点消费品标准与国际一致性程度达95%。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立足市场监管部门职责,持续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规范、便利、统一的登记服务;支持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化工作,继续加大反不正当竞争和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按照不同的信用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管理。实现对诚信守法的外商投资企业“无事不扰”,为外资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贡献市场监管的力量。谢谢!

2023包養-08-14 15:57:16

澎湃新闻记者: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商务部也举办了“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外资企业积极参与。请问,商务部在下半年还有哪些促进外商投资方面的工作,将采取哪些具体工作?谢谢。

2023-08-14 15:58:02

朱冰:

谢谢您的提问。如果说我刚才回答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一个是外资企业圆桌会,都比较侧重投资保护的话,“投资中国年”活动则更加侧重于外商投资的促进,投资保护和投资促进都是我们利用外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的投诉方式,就是为了指导地方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常态化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发挥地方外商投资促进“挑大梁”的作用。同时,我们针对外商投资招商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规范,进一步提高引资质量和水平。

下半年,商务部按照《意见》部署,围绕外商投资促进还将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办好“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下半年,我们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投资中国年”活动也将更加精彩;9月份,我们还有两场重磅活动,一是在北京召开服务贸易博览会期间,我们会举办服务业扩大开放专场推介会;二是在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我们会举办“投资中国年”的主旨论坛暨福建专场推介。之后在11月上海举办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投资中国年”峰会、自贸试验区专场推介等一系列活动。

二是统筹外商投资促进资源。商务部将充分调动驻外使领馆、国内外商协会、行业组织和外商投资促进机构等各方面力量,用好各类经贸展会、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等载体平台,为各地招商引资提供支撑,引导地方持续有力有序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

三是优化外商投资促进方式。指导地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运用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外商投资促进活动,将招商引资与“稳链补链强链”相结合,与“招才引智引技”相结合,引进一批补短板、强优势的高质量外资。指导地方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促进成效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谢谢。

2023-08-14 15:58:21

日本共同社记者:

外国企业的人担忧反间谍法。外国人希望更多的透明度,因为不能判断什么事情是违法的。从推动外资企业投资的角度来看,怎么评论?谢谢。

2023-08-14 15:58:38

朱冰:

谢谢您的提问。以立法形式防范打击间谍活动、维护国家安全是国际通行做法。外资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欢迎外资企业来华发展,这一态度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中国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大家可能也注意到,近期,商务部召开了外商投资商协会专场政策解读沟通圆桌会,邀请了有关部门和相关领域专家就《反间谍法》等外资企业关注的内容做了详细解读和交流,着力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企业只要依法合规经营,那就完全不需要担心。谢谢。

2023-08-14 15:58:58

谢应君:

最后一个问题。

2023-08-14 15:59:14

海报新闻记者: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2.7%。请问,商务部如何看待当前利用外资的形势?今年下半年在利用外资方面将有哪些考虑和安排?谢谢。

2023-08-14 16:03:13

陈春江: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仍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我国引资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在此背景下,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小幅下降,整体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超大规模市场蕴藏巨大发展潜力,我国开放的坚定决心、广阔的市场机遇、完备的产业体系、优质的营商环境,正在吸引着广大外国投资者加码在华投资,中国市场对外资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3536家,同比增长35.7%。下半年,商务部将继续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加强政策支持。指导各地贯彻落实本次发布的《意见》,以及此前出台的支持外资研发中心、促进制造业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地开花”。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修订《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限制。

二是着力加强投资促进。我们将继续开展“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刚才朱冰先生也介绍了下半年将要举办的几场重要活动,举办这些“投资中国年”地方专场推介和服务业专场推介,目的就是全方位地展现各地产业特色、资源禀赋、营商环境,支持各地加强招商对接和项目撮合,促进更多外国投资者了解中国、投资中国。

三是着力做好服务保障。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服务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的作用,深化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常态化交流,完善地方各级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积极搭建联系外资企业、服务外资企业的平台,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坚定外商投资信心。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儿。谢谢!

2023-08-14 16:03:40

谢应君:

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的参与。

2023-08-14 16:04:06


推动开展更高水平找九宮格講座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思路_中国网

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推动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开放合作是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这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构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国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通过闭门造车取得的,而是通过更全面、更深入地对外开放得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致力于推动各国科学家开展全球创新协作工作,我国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参与或牵头了近60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入实施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构建起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格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发展难题,此时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开放共享、构建开放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成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之一。

围绕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诸多学者开展了广泛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建议。理论内涵研究。杜鹏等认为新时代开放创新的内涵在于克服单边主义等国际秩序的挑战,更好适应新一轮产业革命需求,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支撑带动能力。樊春良发现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有力促进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相关政策落地,完善了中国科技体制的制度建设。任孝平等认为我国开展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意义在于推动世界进步,保证知识产权独立自主,带动科技经济融合以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领域剖析研究。穆荣平等基于全球制造业开放创新趋势,梳理了我国制造业在创新要素流动個人空間、创新协同、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吸引、创新网络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詹剑锋分析了产业自主可控和开放创新的关系,提出了我国应充分利用各方智力开展全球分工与合作。杜玉波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应坚持开放共享与合作共赢理念,拓宽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开放合作格局。区域开放路径研究。曾君等分析了省级层面国际科技合作现状,提出了强化战略部署,优化合作模式,鼓励人才交流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邓凌云则从科技创新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区域开放合作的对策建议。开放创新生态与环境研究。胡再勇[9]认为我国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应遵循“自上而下”的规则,应做好顶层规划、政策、平台,打造好服务体系、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相关创新人才来华。张文忠发现具有开放包容和勇于创新氛围的城市更有利于技术、人才和其他要素的集聚,进而促进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王罗汉等认为应通过开放“倒逼”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推动营造开放合作的环境。总体上看,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新形势、新需求系统研究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十分重要,该研究能够促进开展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但总体看来相关研究较少。

本文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进展,剖析了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过程中的难点,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科技政策,提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的相关思考和建议,为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合作能力提供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成效与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系统布局且整体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科技创新体系的对外开放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进展与成效

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体制机制。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首次将“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单独成章。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要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其办事机构职责由重新组建后的科学技术部承担,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仍保留国际科技合作等相关职责。

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新格局。我国积极推动互惠共赢的双多边政府间合作,与10个主要创新講座場地型经济体建立了创新对话机制,与7个发展中国家启动了科技合作伙伴计划,与8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并支持展开联合研究项目1 118项,启动建设了53家联合实验室。

构建集聚外籍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制度。2021年,我国累计发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118万份,并向多个市级科技管理部门下放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审发权限,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与外国人才签证制度;依托“项目-平台-基地”方式,靶向引进全球“高精尖缺”人才;推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两证联办”政策,以及外国人申办居留许可免于留存护照等便利政策,进一步优化外国高端人才管理服务配套机制建设,完善外籍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绿色通道”。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钱过境、税平衡、人往来”的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政策体系[12],发布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免征科研院所进口科研设备的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主动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体系建设。积极主动构建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加入了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参与了60多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在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黑洞探测等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作出重要贡献。

加快提升使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进一步优化了科研创新与合作基地平台布局,建设了719家国家国际合作基地,推动了各地方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引导支持企业“走出去”对接海外资源,鼓励吸引外资企业和研发中心来华创新发展。

强化区域开放合作支撑创新高地建设。协同推进北京、上海、粤港澳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22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显示,北京、上海、粤港澳3大城市(都市圈)的创新表现均进入全球排名前10位;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对港澳开放,加快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以建设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为抓手整体提升创新体系的国际化水平。

统筹配置各类国际创新合作资源。定期召开国际科技合作部际协调机制会议和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议,协同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纵深发展;积极协调优化全国国际科技合作资源分配机制,推动科技合作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开发利用与开放共享。这些政策举措与改革抓手,有力推动我国科技的对外交流与广泛合作,促进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2022年,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达全球第11位,较2012年提升了23位;世界人才竞争力排名由2012年的50位上升至2022年的40位[15];国际科研合作中心度由2013—2017年的全球第6位,提升至2018—2022年的全球第4位。

差距与短板

我国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层次水平,距离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设国际化科研环境、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的新任务、新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在创新生态的开放程度、企业开放创新的主体地位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这些短板阻碍了我国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组织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深入剖析和解决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面临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不大。一方面,外籍科学家领衔和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比例偏低。例如,2018—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各类基金项目资助的外籍人员比例不足1%[17]。另一方面,我国委托境外机构开展的研发活动偏少。据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统计,我国在2020年委托境外机构开展的研发工作支出仅占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外部支出的9.15%,较2018年下降0.55%。

使用国外资金开展的研发工作不多。我国研发支出中国外资金占比偏低。2021年,我国受国外资助开展的研发工作资金占比仅为我国R&D经费的0.21%[18],与同年国外资金占美国研发支出中的6.74%相差较远。吸引外资流向制造业的规模仍然偏小,2022年,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的外资占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26.3%,与美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所占比例的42.4%仍存在一定差距。

科教人才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2021年,全国2 688所普通高校共聘请外籍教师17 388人,占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1.37%;而美国高校的外籍教师占比为13.0%,科技人才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严重限制了开放创新的思路和视野。

创新要素跨域、跨境流动不畅。人才、资金、数据、科研设备等要素跨域、跨境自由流动涉及国家事权或属地政策,导致各地开放程度不一,单个部门或地方政府难以有效解决;部分流动要素如科研数据,仅有原则性法律规定,缺少跨境前后的管理条例、实施流程和监管手段。

企业“走出去”动力不足。当前,企业“走出去”的方法以生产、销售或设立办事处为主,设立研发中心、创新中心的企业偏少。政府促进企业“走出去”的激励措施和服务体系仍待完善,工作指引、咨询引导、风险提示、利益安全保护等尚不到位,降低了企业参与和引领开放创新的意愿。

主导制定国际标准不多。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国际标准量中占比不到2%,且国际上更多是企业牵头和参与标准的制定,而我国则大部分由科研院所牵头。

外资企业和研发机构融入本土创新体系不深。《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要求技术委员会委员必须来自在我国注册的法人实体,导致外企总部无法参与我国标准化工作;2020年,实际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的外资企业不足100家。

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开放合作面临的堵点

新形势下凸显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若干意见》对未来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作出明确部署。然而,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在协调机制统筹、创新资源配置利用、创新合作力量统筹布局、“招引留用”人才政策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完善。这些问题领域宽、影响大、协调难,影响了各类创新主体的动力与活力。

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统筹协调机制尚不满足形势需求。随着科学研究范式变革逐渐深入,开放创新与经济、外交、安全、人才等领域深度交叉,当前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统筹协调机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日益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变化和内部需求更迭,更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中央与地方间、区域间、部门间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协调难度较大,国家、市场、个体不同层面对外交流和创新合作需求不一、目标不同、动力不足。政府始终是推动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动力,社会和民间等其他创新主体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许多现行制度和激励政策难以适应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需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目标使命,迫切需要建立更加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政策体系。

全球创新资源的联动配置、统筹利用机制有待完善。当前,我国使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对研发经费、人才智力、科研平台、开放数据、信息资源等创新资源发展和利用的长远规划还不够完善。引进海外人才存量不多、增量不大,利用智力资源的思路不开放、方式不灵活。科学家、管理人员和中介服务人员对国际科技合作中涉及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理解、掌握不到位。国家间存在的语言、文化、宗教、价值取向等差异,进一步加大了知识技术、科技成果跨国转移转化的成本。此外,服务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民间中介机构不多,支撑能力不强,企业等创新主体在海外布局的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和孵化器等总量少、规模小,各类创新主体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效率亟待提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位势仍有待加强。

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力量的统筹布局和资源的有机衔接仍有欠缺。目前,我国已形成由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等组成的多层次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力量。然而,各类平台催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作用尚未凸显,促进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紧密结合的效能有待提升。国际合作平台园区聚焦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任务目标设计不明确,联合研发、共建实验室、技术成果转化推广等深层次合作的内容不丰富,加之区域间协同联动不紧密,易滋生“一哄而上、你争我抢”的弊端。科技计划(基金、项目等)、国际科技合作类专项等项目对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支持不足,在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外籍科学家展开共同研究的作用发挥不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化程度不高、开放共享度不足,缺乏引领和支持高水平、跨国科技合作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招引留用”人才政策制度体系有待持续优化。我国招引人才的理念和方式不够开放,市场引才机制作用发挥不够,协助招揽人才的中介猎头公司不多。大部分引才引智计划更多强调顶尖人才,不够重视青年人才,未形成梯次引才储备体系。国内留才环境亟待优化,尤其是薪资待遇与国际水准和国内生活成本相比依然偏低,近60%留学生将“薪资待遇不理想”视为回国就业的首要担忧⑮。与国外高度开放和自由探索的科研氛围相比,我国的创新生态对人才仍有一定束缚,“关系文化”“帽子文化”影响海外人才的融入。“招引留用”人才的制度体系也亟待强化,例如人才管理与评价“一刀切”、采用与本土人才相同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手段等做法、未充分考虑外国人才独自组建团队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加大了在华外国人才职称评定、岗位评聘的难度。此外,我国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耐心不够。对在国际科技组织中任职人员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不够,科研和管理人员在全球发声、协调国际组织事务热情不足。

政策落实落地过程中存在的“壁垒”

在落实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实施方案操作性不强、监督评估重视程度不足、政策宣传解读和引导不够的现象,导致部分工作呈现“政策有条款、操作无细则”的状态。在落实部分突破性举措的过程中存在不敢打破“制度藩篱”的现象,亟须各级政府部门创新完善促进政策落实的方式方法。

实施方案操作性不强。实施主体不明确。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政策文件以原则性指导意见为主,缺乏对具体落地实施机制的研究。在实际推动时,责任主体、受益对象和适用范围等不够明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担惊受怕”、管理人员审批时“畏首畏尾”;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政策相互矛盾的问题仍然突出。文件精神传达不到位。大部分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政策以内部文件的方式传达,管理部门或将其束之高阁或“以文件落实文件”,真正的需求者甚至都不知道文件的存在。此外,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为“共担风险”导致的“逐级签字”“会同签字”现象,严重拖慢了实施效率。

监督评估重视程度不足。对管理者和执行者而言,长期存在“重活动、轻效果、弱评估”的问题,在总结工作时,往往以举办多少会议、争取多少项目、促进多少交流、发表多少著作论文作为评价效果和影响的指标,而这仅仅是“投入”“活动”环节的内容,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到底产生了哪些效果和影响,需要专业的科技评估人员展开跟踪调查研究。 对评估人员而言,跟踪国际科技评估发展不够密切,评估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仍不够完善,尚不能在科技创新合作成果、国际影响力、人才培养等多角度下开展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此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困难与缺乏摸底各类创新主体的实际需求有关。

政策宣传解读和引导不够。对内宣传。各部门和地方出台了大量与加强科技创舞蹈場地新开放合作工作有关的指导性文件,但是在实际推进、落实过程中,对文件精神的宣传贯彻不到位。部分科研单位并不理解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精神内涵,对国际科技合作的定位存在误解,出现了紧抓外事审批权限不放,科研人员出国、出境手续依然烦琐复杂等现象。对外宣传。对多层次、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成果宣传仍然不够广泛,全球合作伙伴不能深刻理解中国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理念,再加上各种势力的有意干扰和新闻媒体的误导,误读、误判的问题时有出现,而我国防范和有效化解科技合作风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推动开展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思路

高水平开放合作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水平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全球环境复杂多变,多重危机和共性挑战交织频现,世界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更加需要把科技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我国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任务紧迫艰巨,此时更应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各类创新主体的开放合作,通过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与国际科技界携手攀登科技高峰、共同解决人类面对的重大问题。2022年12月,时任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在《人民日报》发文强调,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应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新形势下,为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各部门各地方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

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央科技委员会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快解决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外科技合作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基础制度建设、加快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基础能力和水平,强化中央与地方间、区域间、部门间的分工协作,形成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推进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将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纳入政策制定、重大任务设计和重点工作部署范围,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开放创新工作,形成对外开放合力。高度重视民间科技合作和人文交流纽带的建立和维护,充分发挥智库、学会、社团、华侨及名人等对外交往“黏合剂”的作用,不断推动科技对外交流从“重形式”向“重效果”转变。

持之以恒推进开放创新与自主创新的有机衔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完善体系建设。鼓励各部门和地方出台更加细化实化、可落实落地的开放创新政策,鼓励有意愿、有条件的地区大胆先行先试。加大与国外知名政策智库、学者的对话交流,稳步扩大我国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国家层面加快制定规范化的国际同行评议政策法规,在部门层面制定细化的管理办法与操作指南,让更多国际同行专家参与我国科研项目评议、奖项评定、职称评审工作。

确保政策落地。由科学技术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牵头,会同中国气象局、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行业部门,建立健全科研数据分级分类、跨境数据流动和风险评估等数据管理机制。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科研机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在有关部门指导下进一步放开科研行政管理部门、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访问境外科研网站权限。健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的监督评估制度,推动落实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工作。

加快优化引才引智政策制度体系,构建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势

发挥用人主体作用。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打破国籍、地域、身份、年龄、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突破岗位职数限制,支持事业单位招聘海外高层次人才,健全真正有利于实施“全球招聘”的科研型事业单位选人用人体制机制。强化用人单位在人才使用、考核与激励中的主体责任,在人才评定、岗位设置、薪酬划定、奖励激励等方面赋予更大自主权。

优化用才生态环境。持续加大“四唯”清理力度,扩大“代表作”评价制度的范围。发挥好国际学术(咨询)委员会、国际同行专家在职称评定、奖项评审中的作用,细化评议机制、丰富评价维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加快落实外籍“高精尖缺”人才在养老保险趸缴、商业医疗保险购买、八项补贴减免、个税优惠政策延续、子女就读公立学校、薪酬购付汇试点等方面的便利性举措。在国际化程度较高区域的科技创新中心开展海外人才服务保障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与居留许可“两证合一”政策,探索更利于外国人才在华工作生活的身份统一认证、识别方式和社会保险缴纳规则。

提升全球创新资私密空間源配置的能力和水平,聚焦科学难题和人类共同挑战开展研究合作

创新合作机制。完善中央、地方、社会、个人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基金)项目管理改革,支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承担者申请相应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科研机构、平台基地、大科学计划(工程)建设的统筹设计。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推进各类人才计划与科技计划衔接融合,提高海外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大科学工程实施中的参与度。

加强跨部门协同。推动科技、财政、税务、外汇等多个部门协同作用,探索加快财政科研资金跨国(境)直接使用模式。加快启动更大规模的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支持各国科学家共同攻克气候变化、粮食短缺、灾害防治等共性问题。持续推动跨国(境)科研物资便利化通关,延长如大科学工程建设用设备(部件)等科研物资临时进出口的免税时限和次数。

支持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全球化发展,优化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和布局

拓宽合作广度。加强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平台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推动一体化配置项目、人才、资金、数据等创新资源建设,加快构建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园区和平台发展体系。鼓励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平台的全球化发展,为基地平台在国际税收、海外知识产权、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申报、国际科技成果转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鼓励非国有创新型企业对外投资,通过金融支持、优化审批流程和建立安全预警机制等,支持更多企业“走出去”,以跨国并购等方式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和海外科技创新中心。

深化区域联动。支持高新区、高科技园区与国际知名高校、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和创业孵化机构开展资源链接和联动创新,拓展与以色列等国家的知名技术转移机构的合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进一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机制,促进区域间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有序流动,实现东西南北优势互补、产业联动。

发挥企业畅通“双循环”主力军作用,推动高水平科技产业有序对外开放

坚持企业核心地位。加大对企业国际科技合作的支持力度,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中单列支持企业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项目[28]。在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下,构建由企业海外研发和创新中心、外资研发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机构组建的国际产学研合作体系。加快推动科技企业与海外高校院所、国际科技组织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国际会议、海外侨商等各种渠道为企业提供对接全球创新资源的机会,扶持民营企业开展更多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工作。

集聚外资研发中心。充分利用中国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将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的外资研发中心纳入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投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鼓励和引导科技型跨国公司、科研机构来华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畅通外资研发中心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渠道,支持在华外资研发中心与本土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并承担科技研发任务。

(作者:迟婧茹、任孝平、杨云,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李子愚,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探寻新趋势新增长 2024中国消费发展论坛找九宮格教室在消博会期间举办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24年4月14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举办期间,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南方周末报社承办的2024中国消费发展论坛在海南海口召开。本届论坛以“把握消费脉搏,洞察发展机遇”为主题,邀请多方代表共同研讨中国消费新趋势,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潜在机遇。

图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副总编辑,南方周末报社党委书记、主编王巍。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社长、副总编辑,南方周末报社党委书记、主编王巍在致辞中表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一直密切关注时代进程,关注经济发展,关注海南建设成就。《南方周末》坚持聚焦经济发展,并一直对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议题保持着敏聚會場地感和关注。近年来《南方周末》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目前南方周末研究院已建成10个研究中心,持续出品深度调研、政策咨询和各类榜单等智库产品。王巍表示,《南方周末》将立足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立体传播矩阵,讲好消博会故事,梳理自贸港建设成就,向世界传播中国经济发展的声音,并期待与各界专家、社会公众一道,把握消费趋势的脉搏,探寻2024年的经济走向。

图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

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新质生产力如何与新型消费相互促进、循环助推?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以“新质生产力催生新型消费变革”为题发表演讲。她认为,新型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质生产力推动消费变革的生动写照。表面上展现在供给的数量、价格、品质和技术含量的快速发展,以及需求的消费场景更加细化、消费途径更加便捷、消费体验更加创新;内涵上展现在新质生产力助推了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提高了消费市场的质量和效率。消费需求必将持续演化,消费挖掘空间仍然巨大。关键在于如何释放市场动能,利用新质生产力拉动新型消费。赵白鸽认为,应坚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重视民营企业创新能力,释放数字化、绿色化消费潜力,同时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的关键领域,扩大国际合作,塑造新质生产力与新型消费的正向循环磅礴动能。

图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这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如何实现结构性改革破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进入发展新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他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正处在重要阶段。若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由2023年的45%左右提升到50%以上,预计将拉动至少2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迟福林认为,消费结构升级面临结构性矛盾掣肘,应“先立后破”,重在以结构性改革破解消费结构升级面临着的结构性矛盾。迟福林表示,要以结构性改革破解投资与消费、增长与分配、城市与农村的结构性矛盾。这就需要在會議室出租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推进结构性改革与政策调整、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破除私密空間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结构性改革与政策调整。他指出,“未来5-10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呈现不断加快的大趋势。经济的确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消费结构升级的确定性;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形成消费主导的新增长模式。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将不断释放经济增长的潜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活动现场,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RCEP研究所所长匡贤明代表中改院课题组发布了《释放服务型消费的巨大潜能:2024中国消费研究报告》,报告回顾了2023年我国消费结构转型的进展,分析消费结构升级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提出以深化结构性改革释放服务型消费巨大潜能的相关建议。

论坛还以“中国消费与经济增长”“共建共享消费新生态”为话题展开了两场圆桌对话。在活动现场还公布了“年度消费影响力”评选的完整获奖名单。

图为2024中国舞蹈場地消费发展论坛现场。

据悉,中国消费发展论坛是消博会期间常设的年度智库活动,聚焦于新格局下的消费发展动能和趋势。自2021年举办以来,论坛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吸引了来自政府、智库、高校和企业界的众多代表出席分享,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力,推动消费领域可持续发展。

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X1{text-indent:21.0pt;text-align:center;}span.X1{font-family:’Calibri’;font-size:10.0pt;}p.X2{text-align:left;margin-top:0.0pt;margin-bottom:0.0pt;}span.X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24.0pt;font-weight:bold;}p.X3{text-align:left;}p.X4{margin-top:0.0pt;margin-bottom:6.0pt;}span.X4{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16.0pt;}span.X5{font-size:9.0pt;}p.X6{text-align:left;}span.X6{font-size:9.0pt;}p.X7{margin-top:0.0pt;margin-bottom:0.0pt;}span.X7{font-size:9.0pt;}p.X8{text-align:left;}span.X8{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9.0pt;}p.X9{text-indent:24.0pt;text-align:left;margin-top:10.5pt;margin-bottom:0.0pt;background-color:#ffffff;}span.X9{font-si共享會議室ze:12.0pt;}span.X12{color:#0026e5;text-decoration:underline;}span.X14{font-family:’Calibri’;font-size:10.0pt;}span.X15{font-family:’Calibri’;font-size:9.0pt;}span.X16{font-family:’Calibri’;font-size:10.0pt;}span.X17{font-family:’Calibri’;font-size:9.0pt;}

找九宮格分享重讀《存亡場》:跨域·“越軌”·詮釋–文史–中國作家網

原題目:跨域·“越軌”·詮釋 ——重讀蕭紅的《存亡場》

內在的事務撮要 作為一篇多重語境下出生的作品,偽滿洲國和青島的創作語境以及上海的接收語境對《存亡場》有著異樣主要的影響,此前研討對前者追蹤關心缺乏。引進蕭紅的晚期創作和偽滿洲國初期文壇同代人的同題材寫作,有助于我們對這部作品的奇特性構成有更為正確的懂得。作為《存亡場》前身的《麥場》面臨著詳細的西南題目,起首內涵于殖平易近地語境中。這一語境規范了小說的構造,決議了蕭紅綜合描摹西南情狀的表述方法。而在青島的續作與此前部門并不是斷裂的關系,作家、作品由關外到關內的跨域活動實則激活了本來構造。《存亡場》的寫作是前后兩部門浮現出必定張力關系的、具有總體性的文本,其奇特性只要在文學跨域活動的意義上才幹獲得詮釋。

要害詞 《存亡場》;偽滿洲國;蕭紅;西南作家群

蕭紅《存亡場》(1935)第一版本封面

有研討者以為,“越軌”的《存亡場》從一開端就被歸入了“正常”的文學次序,對于一部作品而言,這是“榮幸”的遭受[1]。這是一個相當恰切的結論,“越軌”本是魯迅評價小說寫法的用語,這里調用過去,用來歸納綜合了《存亡場》的總體特色。“越軌”這一評價實在可以落實得更為詳細:《存亡場》在哈爾濱起筆,在青島續完,最后在上海頒發全書,寫作到頒發跨越了偽滿洲國與中華平易近國兩個政治空間,這是文學內部意義上的“越軌”。而小說在哈爾濱已頒發二章,篇幅上占全書的四分之一,隨同接收語境變更而發生的寫作意圖及伎倆上的調劑,這是文學外部的“越軌”。

這請求我們必需在“跨域活動”[2]的意義大將多重語境歸入對這部作品的闡釋中,以對《存亡場》的總體性與復雜性題目構成一種更為靜態的懂得。90年月之前的研討對作品的復雜性估計不敷,往往疏忽詳細語境對《存亡場》創作與接收所發生的影響。而90年月之后的研討者則對總體性熟悉缺乏,研討者固然借助多種批駁話語充足提醒出文本的復雜性,但這種復雜性往往被簡化成小說文本的斷裂。研討者往往以為是小說的后半部門“壓制”了前半部門的表達,也就同等于是平易近族國度話語“壓制”了作者的“小我表達”。是以,這一景象極好地顯影了那時的文學次序,也浮現出中國古代文學及其批駁作為平易近族國度認識形狀機制的構成部門的特色[3]。應當說,《存亡場》是一個前后兩部門浮現出必定的張力關系的具有總體性的文本。而要懂得這句話的寄義,我們需求歸入多重語境尤其是30年月初期西南的創作語境,以便對《存亡場》的復雜性與總體性構成更為綜合的掌握。

現實上,固然小說的故事時空設定很是明白(1—9章,1922年8月到1923年夏這一年;12—17章,1933年春到1933年秋這半年,鄰近哈爾濱的某一村落),但直到小說第九章點出給全村治病的大夫是個“西洋人”(白俄),我們才發明本來此前寫的是偽滿洲國樹立以前的故事。而假如不細心從高粱年夜豆等農作物、冬天的天氣以及“胡子”“回山東”等特別用法來揣度,只從小說前半部門的內在的事務進手就將小說產生佈景定位在西南也是艱苦的。細究起來,《存亡場》(尤其是前半部門)的時光與空間實在比擬含混,這都為研討者將之闡釋為某種寓言供給了便利。

有研討者從西南農人身上讀到了“連續千年的天然—生孩子方法”[4],這顯然與西南作為一個近代才鼓起的移平易近區域的詳細實際之間存在著不小的間隔。在如許的解讀形式中,西南農人被寓言化地讀作中國農人,黑地盤與黃地盤也就有了雷同的汗青縱深和文明品德。

這種剖析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胡風的《讀后記》。胡風以為《存亡場》固然“寫的只是哈爾濱四周的一個荒僻的村落”,但倒是“真正的的受難的中國農人,是真正的的野生的奮起。它‘顯示著中國的一份和所有的,此刻和將來,逝世路與生路’(魯迅序《八月的村落》)”[5]。從哈爾濱荒僻村落的農人到中國農人再到中國,農人群體被勝利地轉喻為中國/中華平易近族/中華平易近國的象征物。無怪乎聶紺弩會說,“你寫的是一件年夜事,這事年夜極了”[6]。

風趣的是,胡風固然試圖徵引魯迅完成論證,但援用的倒是魯迅解讀蕭軍《八月的村落》時的不雅點。而反不雅魯迅《存亡場》序文,我們會發明魯迅捉住了西南的特別性且遲遲沒有升華到更遼闊的平易近族象征的高度。“南方國民對于生的剛強與逝世的掙扎”是魯迅可以或許懂得的,但“我和那里的居人,彼此都懷著分歧的心境:住著分歧的世界”[7],魯迅靈敏地覺察了蕭紅《存亡場》中順從寓言化的部門,或許也看到了小說中西南題目的特別性[8]。

《存亡場》實在有著顯明的題目針對性。小說第一、二章以《麥場一、二》為題,頒發在1934年4月29日—5月17日的《國際協報》副刊《國際公園》上[9]。假如我們將之復原到偽滿洲國報紙副刊的原始語境的話,《麥場》所指涉的空間就天然地被限制在了西南外部,而時光如無特別誇大則天然指涉當下(1934年)。秉持著實際主義準繩創作的西南青年作家們并無需要書寫十年前的村落故事,裸露鄉土實際的背后,回根結底是一個將底層的磨難轉寫成對偽滿洲國政權及背后japan(日本)殖平易近者批評的潛伏訴求。如許看來,《存亡場》/《麥場》并非是寓言化的,而與30年月初期西南地域的詳細語境互相關注。

《麥場》屬于鄉村題材,罕見于西南青年作家們的筆下。被文學史回納為“西南(亡命)作家群”的這批西南青年作家在哈爾濱確切構成了一個“準”文學社團性質的組織[10]。他們的生涯際遇、政治態度、文學主意比擬類似,實際來往親密,又構成了固定的頒發空間,因此在創作題材的選擇上也浮現出較為固定的態勢。小常識分子的貧苦生涯、都會窮戶的困頓、鄉村的繁榮與戰亂成為幾種罕見的題材。此外,工場題材與義勇軍題材也有必定觸及。對于青年作家們而言,上述諸種題材具有分歧性。選擇寫鄉村、工場、都會基層,正契合了蕭軍所說“書寫人類最底層的呼聲”“裸露鄉土實際”[11]的主意,必定水平上也代表了二蕭地點的西南青年作家群體的創作理念和訴求。蕭紅先后創作的《王阿嫂的逝世》《看鷂子》《夜風》和《麥場》都屬于鄉村題材,她的創作也從一開端就展示出了異于同代作家的奇特性。這意味著對蕭紅奇特性的懂得必需建基于西南青年作家群體的村落書寫這一總體頭緒上,而《麥場》/《存亡場》的發明性也應當在這一頭緒上加以定位。

西南作家在哈爾濱:右起:蕭紅、蕭軍、羅烽、梁山丁。注:《蕭軍留念集》將此圖系年在1933年冬,《蕭紅選集》卷2(2011年黑龍江年夜學版)將之系年為1934年

洛虹(羅烽)刊載在《年夜同報》副刊《夜哨》上的一首詩或許能代表這批青年作家的寫作思緒。在這首詩中,從鄉間避禍的弟弟向城里唱工的哥哥具體講述了鄉村繁榮、怙恃嫂子因烽火而逝世的慘狀,哥哥則告知弟弟城中唱工亦無生路。在哥哥的啟發下,弟弟發明“這世界/并沒有半點好的指看”,只要“憑大師伙的氣力/把天堂釀成地獄”[12]。

無論是鄉村的繁榮仍是城市工場里的搾取,諸種“底層”敘事的背后是西南青年作家們努力于發明底層,而后將之轉化為一個能動的對抗主體的敘事等待。這種對抗往往是以階層為由表達出來的,這是由於對于偽滿洲國文壇而言,階層是一個絕對較易言說的話題,并不料味著青年作家們對“階層”有了何種深入的清楚。這種不清楚的表現便是:各類文本中呈現的階層對抗缺少階層發動,磨難固然描摹甚細但對抗的機制往往付諸闕如。以這首詩為例,覺悟的剎時同時是束縛的時辰,似乎底層人在認識到本身的無路可走的同時,也就同時完成了天堂向地獄的翻轉。但或許要害正在于弟弟的一則質疑:“可是我們沒有刀和槍”。在沒有刀和槍的情形下,若何組織起“本身的氣力”和“大師伙的氣力”[13]呢?這是文本沒能闡明的題目,或許也能成為一則那時作家群廣泛持有的右翼不雅念之樸實性的注腳。

沿著如許的思緒再現底層會呈現如何的題目?我們可以追蹤關心李星光小說《路》中的一個細節:

橫過了蘆葦、呈現海島般的田野、太陽高興而和氣地照住這下面、地——曠廢了的地、荒涼地、憂悶地、靜靜地臥在下面、連嗟歎的力量都已掉失落、田的邊緣有幾間草房、門窗是沒有的、墻壁是傾斜的、不知幾多年的□□垛(按:疑是糯楷二字)、像裸露了的野尸般、堆爛在那些近□(按:疑是傍字)、一個中年農婦、還穿棉褲的、而又破得阿誰樣、破得的確是沒有眉目的一包棉花團、抱著周歲擺佈的小孩、從這傾塌中鬼魂般悠悠地呈現、渾身瘡的瘦的恐怖的小狗、垂喪著頭尾踉跟著、窮貧、饑餓、離亡、疾病、幻滅:只要這些是這里的□□□□、

氣象是清新的、田野是蓋滿綠茸茸的、太陽是和氣慈愛的撫摩一切的、但是這些是若何悲涼的不協調呀、[14]

這是第一人稱敘事者“我”在路上看到的鄉村繁榮的氣象,無妨歸納綜合成是上世紀30年月西南鄉村的“存亡場”。而將這段文字同《存亡場》對照即可發明:起首,描述天然景致美妙并非蕭紅的首創。村落的繁榮同陽光的殘暴并置,構成的是一種“悲涼的不協調”的後果。其次,描述植物也并非蕭紅的特點,30年月的村落繁榮是人與植物配合蒙受的廣泛命運。畫面中也異樣呈現了一位“鬼魂”[15],“鬼魂”一詞天然意在浮現某種“非人”狀況,但也隱約轉達出敘事者的某種膽怯。故而小說接上去便寫到:

當你看到餓形于色的婦人掙持著裝出笑臉來“對於”你時、你的感到、即使不是苦痛、總也不會高興的、這些不得和睦善的婦人們[16]

在上一段文字中與茅舍一同在遠不雅中被景致化、生疏化了的“鬼魂”/農婦,卻在這段文字中豁然取得了懂得。“不得和睦善”的表述固然表達了敘事者的同情,卻也同時誤解了農婦的好心。這意味著這一心坎維度是敘事者強加給人物的,而敘事者實在一向都在“注視”人物。右翼敘事對磨難的再現卻使得磨難被景致化、使受益者客體化,在如許的邏輯下,“我”固然在“路”上,但實在很難找到那條對的的路。

蕭紅的童貞作《王阿嫂的逝世》異樣是一則“裸露村落實際”的作品,故事意在講述王阿嫂一家的悲涼命運。王阿嫂和丈夫都是張田主的長工,丈夫被張田主活活燒逝世,孕中的王阿嫂也被張田主踢了一腳終極難產致逝世,王阿嫂收養的孩子環兒則無家可回。單從故事上看,這是一則典範的階層敘事。文中直接應用“田主”“傭工階層”等意涵明白的詞語來強化小說的階層主題,這一表示的極致則是描述張田主的儀態時也動用“階層”“搾取”如許的抽象的詞語——“調著他那有尺寸的階層的步伐”和“用他搾取的口腔來勸告王阿嫂”[17]。

但是我們也能清楚地辨識出這部小說的奇特性。比擬于王阿嫂因難產而逝世,王阿嫂丈夫慘逝世的命運顯然更能表現出這種搾取關系。但蕭紅卻將丈夫的故事放在佈景中簡略概述,而將視野聚焦在他逝世亡時的慘狀和王阿嫂面臨逝世亡的無助與猖狂上。這種敘事重心的調劑,表現出蕭紅對逝世亡與女性議題的雙重敏感。是以,小說的重點也轉移到了對王阿嫂難產的細致描述上:

比及村婦擠進王阿嫂屋門的時辰,王阿嫂本身在炕上收回她最后繁重的嚎聲,她的身子是被本身的血浸染著,同時在血泊里也有一個小的、新的植物在掙扎。

王阿嫂的眼睛像一個年夜塊的亮珠,固然閃光而不克不及運動。她的嘴張得怕人,像猿猴一樣,牙齒拼命的向外凸起。[18]

生養場景正使得女性與逝世亡二者堆疊。王阿嫂的此次難產原來導向對田主的批評,但是借助襯著生養的植物性,蕭紅也同時勝利地將磨難打上了一特性此外烙印。這使得王阿嫂的逝世/女人的逝世無法純真堆疊于丈夫的逝世/人的逝世,而女性議題也得以成為小說階層敘事之外的一筆隱線。如許的寫法在后來的《麥場》/《存亡場》中得以發揚。

但在《王阿嫂的逝世》中,階層敘事還是最被凸顯的主題。類似的也表現在《跋涉》收錄的《看鷂子》和《夜風》兩篇中。《王阿嫂的逝世》還只是浮現受難者的磨難,而到了后面兩篇中則直接呈現了反動者和X軍(義勇軍),這使得小說在階層和對抗主題更為清楚的同時,也墮入了書寫不熟習事物時的某種抽象性。《麥場》/《存亡場》相較于蕭紅此前鄉村書寫的成長之處也正在于此。

風趣的是,相較于《王阿嫂的逝世》中被丑化的田主,《存亡場》中的田主甚至是從未進場的。與趙三打交道的是沒著名字的少店主和劉二爺如許的總管,趙三和鐮刀會里的其別人最后恨的依然是劉二爺。現實上,直到王婆賣馬的情節呈現,我們才了解《存亡場》中作為配角的幾家很能夠都是佃農。階層牴觸只單線地存在于王婆、趙三一家之內,并沒有組成小說前半部門的框架。上述變更都意味著蕭紅有興趣調劑了以階層為敘事主線的寫法,而承上所言,對于偽滿洲國的實際語境而言,這簡直就廢棄了在小說字面上直接書寫“對抗”的能夠。該若何懂得這種寫法上的改變呢?

我們當然可以很天然地將之懂得成是蕭紅對此前抽象寫法的不滿,把《麥場》看作一種回到文學本位的實行。但這也能夠就疏忽了偽滿洲國文網漸密的語境而過高估量了蕭紅輾轉騰挪的實際空間。

偽滿洲國樹立初期,哈爾濱文網尚疏,日軍忙于安寧市政而較少管控中文報紙。這是在《年夜同報》副刊上頒發的《王阿嫂的逝世》中能直接呈現“階層”“搾取”,而《看鷂子》能以反動者為描述對象,《夜風》開頭更直接浮現農人覺悟、參加X軍(義勇軍)的巨大排場的實際語境。但1933年10月出書的《跋涉》未過多久即被禁,《年夜同報》副刊《夜哨》不久也被關停。1934年在白朗掌管《國際協報》副刊時,稿件曾經開端需求顛末下級部分的審查了[19]。所以,一方面固然是蕭紅謝絕這種對“對抗”的形而上學寫法,但另一方面臨于1934年的哈爾濱文壇而言,此前的寫法亦已掉效。將作品的寄義寫得更為蘊藉,是蕭紅面臨偽滿洲國文壇實際語境的一種詳細應對戰略。

我們也要認識到蕭紅做出這種轉變的發明性。正如後面所剖析,西南青年作家在書寫受益者時存在題目,無論是洛虹過于簡略單純直接的對抗邏輯仍是李星光對受益者的“注視”行動,實在都是將受益者性命經歷簡化的表現,但他們同受益者之間,何嘗不是“懷著分歧的心境:住著分歧的世界”呢?這種表達形式在初期還能以對抗主題補充,但在文網漸緊后則充足顯示出其弊病。裸露磨難若何指向對抗而不是更深的屈從與沉淪?假如缺少對磨難發生機制的剖析以構成對西南題目更為復雜、客不雅的熟悉,那么作為鄉村磨難傍觀者的青年作家們將仍逗留在借別人之磨難澆一己之塊壘上,也無法借助裸露鄉土實際積累對抗的動能。《麥場》的寫作也恰是在與同代人寫作的對話中睜開的。

回看《麥場》兩章,蕭紅樹立一種多器重角構造小說的意圖更為顯明。小說的開篇布局即充足展示出了她盼望寫一部較長篇幅作品的理想。小說開篇寫二里半尋羊的故事,但卻有興趣識地撤消了故事的故事性[20],這使得二里半這個腳色的效能性更為凸起,全部村落的空間構造隨同著二里半找羊的經過歷程獲得了天然的浮現。寫福發家的篇幅實在很是短,但作者依然著意補足,就使作為重要人物的三家在第一章中有了所有人全體表態。而在樹立了基礎的時空、交接了重要人物之后,小說幾種基礎的故事牴觸也在第一章得以初步浮現。在對二里半與羊的關系、王婆與趙三的關系、王婆回想中被摔逝世的小鐘、老馬與小馬、王婆與驅著白菜車進城的人的扳談等描述中,城鄉構造交流、性別維度、人與植物、天然與汗青等范疇都獲得了凸顯,它們都留待后面的篇幅進一個步驟睜開。這意味著蕭紅在廢棄以階層為重要的敘事框架之后,實在是要樹立一種多重的不雅照形式。我們也可以由此勇敢假定小說最後定名為《麥場》的緣由。麥場作為一個客不雅空間,在最基礎的意義上是一個村落的休息空間、公共空間、經濟空間。選擇麥場,現實上隱喻的是村落全體。而用一種綜合的方法表示西南鄉村,很能夠是蕭紅展示出了與同代人寫作睜開對話的某種愿看,也可以看作是蕭紅從童貞作開端奠基的小說寫法的某種必定成長,更是面臨實際日益壓縮的談吐空間所做出的發明性回應。

綜合表示鄉村勢需要廢棄以階層為主的敘事框架,這很年夜水平上是由於西南題目的復雜性無法簡化成純真的階層題目。《王阿嫂的逝世》仍聚焦在田主與農戶的租佃牴觸中,小說開篇就是佃農們幫田主家晾曬茄子的場景。但我們可以問:“掛滿了王阿嫂的前檐”和“此外村婦的前檐”的這些茄子在收進田主的庫房后又到哪兒往了呢?茄子的背后是復雜的經濟關系,浮現西南題目的復雜性需求睜開一個更為遼闊的佈景。這恰是《麥場》/《存亡場》的提高地點。

一只山羊在年夜道邊嚙嚼榆樹的根端。[21]

研討者繚繞“山羊”做出過出色的解讀[22],但很少有人追蹤關心“年夜道”的意義。現實上,這條年夜道是通往城里的。它既是王婆進城賣馬的年夜道,又是趙三上城做小生意的年夜道;既是白菜車運輸蔬菜的年夜道,也是japan(日本)兵駛進村落的年夜道,“年夜道”癥候性地浮現出了西南地域的特別性。

第一版本《跋涉》中的《王阿嫂的逝世》

蕭紅在《存亡場》第一章就內置了一個城鄉構造,這一方面表現在趙三從一開端就是想“上城”的,王婆以為想上城的趙三“不安本分”,這是他與王婆關系嚴重的主要緣由。另一方面,幾回提到的菜車并非閑筆,它們都帶來了關于城市的信息,好比:“你們是不種柿子的,這是賤工具,不值錢的工具,麥子是發家之道呀!”[23]而當王婆進城賣馬時,路上碰到的二里半則說:“唉呀!起得太早啦!進城往有事嗎?怎么驅著馬進城,不卸車糧拉著?”[24]這意味著包含食糧在內,村落中的一切農作物都是農產物,都是商品。

蕭紅將這一村落設定在鄰近哈爾濱,這一設定很是主要,它意味著這個村落處于城鄉構造中,村落的農業生孩子,實在早已歸入了本錢主義的市場次序,而村落中農人的生涯景況也盡不是自給自足的所謂“天然—生孩子方法”,而開端帶有了農業工人的屬性。金枝的丈夫成業在賭氣時說到:

米價落了!三月里買的米此刻賣出往折本一少半。賣了還債也缺乏,不賣又怎么能過節?[25]

成業家需求買米,這一點最顯明地浮現出他們一家作為農業工人的詳細命運。而下文當感到沒生路時,成業的第一個設法即是進城,則更是闡明城市對這座村落的把持曾經從休息產物擴大到了休息力層面,蕭紅是有興趣識要展示一座在各方各面都為城市高度把持的村落的。這一論點的另一處佐證便是:在情節設置上,二里半家種蔬菜、王婆家種麥、金枝家種柿子、福發家種高粱和麥子,蕭紅有興趣識讓作為主人公的四家蒔植了分歧的作物,正意味著她對此題目有著明白的熟悉。

如許的經濟實際對于西南、至多是北滿地域來說,則是高度廣泛的現實:

獨是全國農政。重在備荒。加以人丁日繁。地力日蹙。產額雖豐。只于自給。未嘗有巨宗之出口。以敵外貨之漏卮。故邊疆國民。偶值康年。雖幸溫飽。而國度富力。坐是日滅矣。北滿則異是。五十年來。墾地有千余萬坰。每年產糧。九百余萬噸。所值達二億五千余萬元之巨。除供應境內平易近食外。運銷海內市場者亦百分之四十。全境商工。莫不賴此發揮。而東省鐵路運輸。亦十八仰之。其關系可謂重矣。[26]

這段文字對事情前西南經濟情勢的歸納綜合很有參考價值。比擬于“全國農政,只于自給”,北滿的食糧出口量則要到達百分之四十,這也是北滿工貿易、運輸業等一切經濟運動的基石。這恰好表現出西南地域的特別性——本錢主義經濟的高度成長,使得西南農人從一開端就被卷進了世界市場之中而早早面對著雙重搾取。而另一方面,西南地域的地盤分派高度不均,仍是據《北滿農業》里的查詢拜訪:

富戶及中等以上的農家占農戶總數的百分之十五弱,占北舞蹈教室滿農業總面積百分之五十以上;擁有十至三教學十坰的中等農戶占總戶數的百分之四十強,占地步的百分之四十;擁有一至十坰地的小農戶占總戶數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九。[27]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盤被中等及以上的農家所占據,意味著年夜部門未進進統計數據的農人是以佃農的成分保存著的,這意味著田主同農人之間的牴觸必定會成為鄉下牴觸的重要表示形狀。

《北滿農業》(1927)封面及序文頁

我們恰是在這里看到了階層敘事的限制。從成業說“賣了還債也缺乏”這句話我們可知,固然農人同田主之間還是租佃關系,但這個債權(地租)的賠償情勢曾經不是什物了,田主與農人之間的關系也是以遠比純真的租佃牴觸復雜。田主與農人是對峙關家教系,但也異樣都是市場上的風險承當者。西南經濟受國際市場影響甚年夜,意味著田主與農人雖則都是世界市場經濟“鉸剪差”的蒙受者,但田主同時又可以經由過程“地租”的方法轉嫁這一牴觸。故而,純真從階層的角度書寫田主同農人之間的關系實在正簡化了西南題目的復雜性,一切階層牴觸的背后都暗藏著殖平易近的符碼。而從《存亡場》此刻殘留上去的線索來看,蕭紅對西南情狀的體認是高度深入的。她很能夠認識到純真階層對抗的有效性,進而盼望睜開一種更為綜合、平面的鄉村描摹方法。

這種立場很能夠延續到了《存亡場》后半部門對九一八事情的懂得中:

草地上car 崛起著飛塵跑過,一些白色綠色的紙片播著種子普通落上去。小茅衡宇頂有花樣的紙片在升降。四周年夜道旁的枝頭掛住紙片,在飄動嘶嘎。從城里動身的car 又追蹤著馳來。車上站著威風飄蕩的japan(日本)人,高美人,也站著威揚的中國人。車輪突飛的時辰,車上每人手中的旗子擺擺有聲,車上的人似乎生了同黨齊飛曩昔。那一些舉著japan(日本)旗子作出媚笑雜樣的人,消散在道口。[28]

蕭紅發明性地借助四種聲響寫出了“九一八事情”所帶來的變更。car 的鬧囂、傳單的嘶嘎、旗子擺擺有聲以及三個種族的人同時的媚笑,每一種聲響都具有高度象征性。它們都是“古代”的:古代的路況東西、古代的宣揚手腕、古代的國族象征、古代的種族混居現實。假如說此前的農民農婦們還只是直接感觸感染著“古代”的搾取,此刻他們終于見證了它的到來。這恰是“九一八事情”后承當著更為直接和保守的經濟、軍事侵犯的西南地域命運的總體象征。

差別于慣常意義大將“九一八事情”視為西南地域經過的事況殖平易近的開端,西南地域的古代性從一開端就隨同著殖平易近性睜開,在這個意義上,九一八事情不外是這種實際的保守化表達。所以西南題目的復雜性是無法借助于單一的階層或平易近族參數浮現出來的,它只要放在農人的詳細遭受與汗青命運的維度上,放在一個十年跨度的延伸線上才幹取得更為深入的懂得。

在蕭紅分開偽滿洲國后,《存亡場》的寫作經過的事況了一重調劑。我們可以假想:假如小說全文都在偽滿洲國完成,“年輪”是確定不會“動彈”的。日軍不會進場,后六章的情形也不會產生,我們將很難直接看到小說后半部門愚夫愚婦的對抗。換言之,本日《存亡場》所浮現的形狀,實在與小說創作語境由西南轉到青島這一實際變更直接相干。這意味著蕭紅一方面得以解脫失守區的創作限制、調劑由此發生的創作方法,另一方面卻也要面對著全新的接收語境,擬想新讀者群體的瀏覽需求。

新的接收語境對蕭紅的影響可以從二蕭同魯迅的通訊中讀出。魯迅在第一封回信中寫到:

此刻需求的是斗爭的文學,假如作者是一個斗爭者,那么,無論他寫什么,寫出來的工具必定是斗爭的。就是寫咖啡館舞蹈場罷,少爺們和反動者的作品,也決不會一樣。[29]

依據這種作答,我們能年夜致猜想到二蕭提出的題目——此時上海需求什么樣的文學。也就是說,二蕭煩惱本身小說的題材和主題同上海的右翼文學活動分歧拍。蕭軍的回想正佐證了這一猜想[30]。而因語境變更生出的嚴重感,勢必會連綿在小說創作的經過歷程里,影響小說文本的詳細走向。

90年月之后的研討者充足器重了上海詳細語境對于小說的影響。他們看到了上海文壇對《存亡場》評論的分歧性——均從平易近族國度角度懂得這部作品,而這種分歧性也延續到1949年之后對這部小說的詳細評價,充足展示出了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學批駁的平易近族國度屬性。他們由此以為小說前九章同后六章是斷裂的關系。更合適上海文壇瀏覽需求的后六章“壓制”了前九章的豐盛內在,尤其是其女性主義內在,因此并不是蕭紅的真正的意愿。更有研討者以為蕭紅后六章實在是一次對風行抗戰文學形式的戲仿,女性主義話語(第十四章金枝上城)同平易近族國度話語的并置(第十三章老趙三的覺悟),恰是一次佈滿反諷的對平易近族國度話語的推翻[31]。

上述研討將上海語境歸入對小說的會商,提醒出了新的語境對作家創作帶來的潛伏影響和小說前后兩部門之間的張力,這都值得確定。不外能否由此就能以為二者是“壓制”甚而是“推翻”的關系呢?延續本節開首的假定,假如《存亡場》全文在西南完成,我們能否會以為女性主義話語的進場是為了推翻主導小說的底層敘事呢?謎底顯然能否定的,女性的磨難是底層國民諸多磨難的無機構成,它們一同組成了西南鄉土實際的復雜面孔,進而一同導向著對抗的必定性。有研討者以蕭紅小我的女性遭受為證,試圖借助她晚期及后期散文中吐露出的女性認識,證實“女人沒有國度”的命題。但如許一個“沒有國度”的“女人”,還需求訊問魯迅上海需求什么樣的文學么?上海文壇對這篇小說的分歧確定,或許恰好闡明了《存亡場》是那種魯迅等待的“斗爭的文學”,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則必需安身在“斗爭者”這一最基礎地位上,才幹懂得蕭紅在《存亡場》中表現出的多元抽像。換言之,蕭紅在小說前半部門中固然有興趣設置了多重的不雅照形式,但多重話語的在場卻紛歧定意味著總體性的出席。話語在作品中歷來不是作為孤立的部門組成的,它們往往在對話與轉換中配合組成了一個多樣同一的符號體系。而批駁要做的,恰是在多重話語之間,提出一個更為迷信、恰切的懂得方法。

蕭紅于1934年6月逃往青島,很快便寫完了《存亡場》[32]。這意味著蕭紅固然確切面對著創作上的調劑,但這種調劑很有能夠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艱苦。從明天的文本面孔下去看,蕭紅沒有調劑本身《麥場》階段的寫作結果,而選擇了增添一個時光維度,將故事產生的時光提早十年,借助偽滿洲國樹立前后這十年的跨度,將底本的空間故事轉寫成一則時光故事。這一轉變帶來的寫法調劑和隨之帶來的文本面孔的轉變,是后代研討者判定其為“斷裂”的焦點根據。那么,真的是“斷裂”么?

現實上,《存亡場》單行本所附錄的《奴隸社小啟》曾經向我們供給了一種說明方法:

至于還想要了解一些關于在滿洲的農人們,如何生,如何逝世,以及如何在詐騙和重重壓榨下掙扎度日;靜態和靜態的故事,就請你讀一讀這《存亡場》吧。[33]

從空間到時光的轉寫帶來的是從“靜態故事”到“靜態故事”的變更,無論消息,都是多角度地照應了“如何生,如何逝世”的焦點主題。在蕭紅地點的奴隸社看來,二者之間并非斷裂而是恰好是一種無機聯絡接觸。

有研討者能夠以為《奴隸社小啟》能夠出自蕭軍之手,并非是蕭紅的客觀設法,要答覆蕭紅究竟若何懂得,需求供給文本內證。我在這里想舉作者所design的故事時光為佐證。

容光書局版《存亡場》附頁奴隸社《小啟》

從故事時光下去看,《存亡場》前九章高度整飭。夏秋冬春不竭輪迴,每一章的季候特色都很是光鮮。后六章是一整段持續的故事時光(自1933年春到1933年秋這半年),季候特征開端變得不顯明,而故事的情節性顯明加強。借助于人物視角,后六章構成了一個對抗故事。從概況上看前九章與后六章是完整分歧的寫法,似乎暗合了斷裂的說法。但我們更應當追蹤關心蕭紅第十、十一章的有興趣設置。前九章與后六章未截然斷開,而是被十、十一兩個短章節銜接了起來。蕭紅在這兩章中似乎有興趣延續這種季候輪番的作風。小說第七八九章停止在夏日,第十章則似乎設定在十年后的春季(“秋夜長”的兒歌/被冷風飛著頭發)而第十一章“年盤動彈”在1932年的冬天。蕭紅有興趣識結構了前后兩部門之間松散的黏連關系,我們恰是在這種情勢發明的自動性上看到了一個作者的“積極的組織氣力”[34]。

1922年的鄉村磨難盡非與1933年的日軍侵犯無涉,正如本文第二節所浮現出來的,西南地域的古代性從一開端就隨同著殖平易近性睜開,九一八事情不外是這種實際的保守化表達。是以十年跨度的價值,恰是將蕭紅的懂得更為明顯地展示了出來。蕭紅在小說前半部門勾畫的磨難實際看似與政治無涉,但“忙著生,忙著逝世”的愚夫愚婦們的生涯狀況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指向著所謂“人生平穩的根柢”(日常生涯)而時辰展示出一種變更的能夠性。西南鄉村在其原生狀況中,就早已具有了一種反動的潛能。對抗的動能積累在底層磨難敘事的紙背,它們只等著年輪動彈,在“喻像”(Figura)[35]的意義上取得睜開。這恰是《存亡場》的總體性地點。

時光維度的增添,意味著後面故事的寄義要依靠后面故事才幹斷定。這與其說是蕭紅借助前后故事的并置,試圖制造多重話語之間的沖突,不如說是在創作及頒發語境轉變之后,總體性不測地以一種更為了了的方法浮現了出來。

而這種方法也正在無形有形間順應著上海文壇的詳細需求。隨同著華北事情和中日關系的日益嚴重,關內文壇對西南題材的需求日益急切。《清華周刊》上一則評論如是評價《存亡場》對北平讀者的意義:“(《存亡場》)是我們一切人需求的一個熾熱的烙子。”[36]這是一種“危機時辰”的瀏覽方法,實際語境對創作與瀏覽兩頭都施展著至關主要的影響。任何瀏覽都無法離開它的時期和保存語境。在一個日軍加快擴大,西南題目曾經演化為華北危機并且行將釀成全國性的現實時,文學作品中的西南也很難不被寓言化被讀成平易近族危亡的象征。而反不雅創作這一頭,小說后半部門開端正面描述國民的覺悟經過歷程,將反動的潛能落實為對平易近族國度的支撐,在寫作伎倆上,加年夜心思剖析的比重與焦點人物塑造,模擬法捷耶夫《潰滅》的情節睜開形式[37],也是照應著實際的局面變更。

《存亡場》并不是一部地下寫作,因應語境的變更來調劑對話對象、轉變創作伎倆、甚至寫作目標,恰是為了順應語境以更好地傳遞宗旨。但我們并不克不及是以而否定總體性的存在。小說前后兩部門固然具有張力關系,但恰是后者將前者的寄義“激活”了起來,成為一種為上海讀者所接收的、并不惹起歧義的明顯表達。

而某種意義上,《存亡場》寫法上的調劑實在對本日的文學研討提出了挑釁。在經典文學研討的視域中,作家往往被視為一種作風上的同一體,但文學跨域活動所帶來的頒發與接收語境的變更,恰好是對這種作風同一體的挑釁。對于蕭紅而言,《存亡場》的寫作既是創作又是斗爭,但起首是斗爭。而反不雅我們對寫法分歧性的尋求,或許正癥候性地浮現出本日的小說不雅念以及審好心識形狀,反應出我們本日的文學次序。而“越軌”的《存亡場》,注定還要經過的事況將來更多政治化、“往政治化”抑或“再政治化”的文學次序的考驗,經過的事況更多的詮釋及誤讀。

注釋:

[1]段從學:《年夜地,或許說愚蠢的意義——論〈存亡場〉的“場”》,《社會迷信輯刊》,2017年第2期。

[2]張泉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用以指代失守區和非失守區以及具有內涵差別的失守區之間的物資、職員、作品、思惟的活動景象。本文引進這一概念,一方面是指代蕭紅的亡命經歷,即職員的跨域活動,另一方面是指代《存亡場》兩地的寫作經過歷程與接收經過歷程,這背后是文學次序的變更,作品的跨域活動。拜見張泉:《導言一 失守區文學與跨域活動政治》,《殖平易近拓疆與文學團圓——“滿洲國”“滿系”作家/文學的跨域活動》,南方文藝出書社2017年版。劉曉麗在《殖平易近體系體例差別與作家的越域、跨語和文學想象——以臺灣、偽滿洲國、失守區文壇為例》中則用“越域”歸納綜合這一景象。

[3]90年月以前研討的代表可參看唐弢編《中國古代文學史(二)》,第252—253頁,國民文學出書社1979年版。90年月以后研討的代表可參看劉禾:《跨語際實行:文學、平易近族文明與被譯介的古代性(中國,1900—1937)》,第255—299頁,三聯書店2014年版。劉禾:《語際書寫—古代思惟史寫作批評綱領》(修訂版),第177—203頁,廣西師范年夜學出書社2017年版。

[4]孟悅、戴錦華:《浮出汗青地表——古代中國婦女文學研討》第11章,中國國民年夜學出書社2004年版。

[5]胡風:《存亡場讀后記》,《漫畫與生涯》1卷2期,1935年12月。

[6]聶紺弩:《序〈蕭紅全集〉——回想我和蕭紅的一次說話》,《大師小集 聶紺弩集 上》,第261—267頁,花城出書社2016年版。

[7][21][23][24][25][28][33]蕭紅:《存亡場》,序文第2—3頁,第1頁,第24頁,第51頁,第119頁,第139頁,封底頁,容光書局1936年5月重版。

[8]關于魯迅在序文中吐露出的復雜立場,柳書琴亦有相相似的見解。見柳書琴:《亡命的娜拉:右翼文明走廊上蕭紅的性別話語》,《臺灣清華學報》新48卷第4期,2018年12月。此文提出了良多要害性的題目,不外她全然接收了劉禾的見解,以為蕭紅的特別性全在其性別話語。

[9]《麥場一、二》與《存亡場》文字略有收支,除第二章開頭處修改略年夜。

[10]這一群體既包含蕭紅(悄吟)、蕭軍(三郎)、洛虹(羅烽)、白朗(劉莉)、舒群先后亡命到上海的作家,也還包含山丁(梁蒨、小蒨)、金劍嘯等“失守區作家”,更為具體的名單拜見劉莉:《停止了〈文藝〉周刊》,《國際協報》,1935年1月15日,《珊瑚網》。

[11]拜見三郎(蕭軍):《一封公然的信——致全滿洲國喜好文藝及青年文藝任務者》,《年夜同報》,1933年7月30日,《年夜同俱樂部》副刊。瀟瀟(蕭軍):《一九三四年后全滿洲文學上的退路》(殘),《國際協報》,1934年3共享空間月8日,《文藝》副刊。支出《蕭軍選集》第11卷,第39、48—49頁。

[12][13]洛虹(羅烽):《說甚么勝似地獄》,《年夜同報》,1933年9月24日,《夜哨》副刊。

[14][16]星(李星光):《路(二)》,《年夜同報》,1933年9月17日,《夜哨》副刊。這一小說自《夜哨》第5期刊載,一向連續第15期停止,未刊完。原刊中未辨識清楚的部門用□表現。《夜哨》尚無舊式標點,一切照錄。

[15]蕭紅除了用“鬼魂”描述過《麥場》的王婆外,也用來描述《王阿嫂的逝世》里的環兒。

[17][18]悄吟(蕭紅):《王阿嫂的逝世》,見三郎(蕭軍)、悄吟(蕭紅)著:《跋涉》,第150頁,第154頁《哈爾濱五日畫報》印刷社1933年10月版。《王阿嫂的逝世》首刊何處不詳。

[19]白朗在回想羅烽被捕顛末的《獄外記》系列文章中具體描述了本身編副刊的顛末。見白朗:《“本身珍重呵!”》,《束縛日報》1942年5月7日,第4版。

[20]趙園在總結蕭紅文學說話的特色時以為蕭紅老是“使小說化解為散文,使‘事務’損失(或部門地損失)其‘情節意義’。也許‘經過歷程’依然完全,并不曾被‘化解’失落,但‘經過歷程’的時光骨架被極端詳細的缺少時光規則性的情境替換了。”(趙園:《論小說十家》,第219頁,浙江文藝出書社1987年版。)

[22]拜見劉禾《跨語際實行》第7章;王欽:《“潛能”、植物與逝世亡——重讀蕭紅〈存亡場〉》,《中國古代文學研討叢刊》2016年10期。

[26][27]東省鐵路經濟查詢拜訪局:《北滿農業》,東省鐵路經濟查詢拜訪局,第1頁,1928年4月版。俄文版先于中文版,出書于1927年。

[29]魯迅:《致蕭軍》(19341009),《魯迅選集》第13冊,第224頁,國民文學出書社2005年版。

[30]蕭軍:《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注釋錄》,《蕭軍選集》第9卷,第15頁,華夏出書社2008年版。

[31]Prasenjit Duara,“The Regime of Authenticity: Timelessness, Gender, and National History in Modern China”, History and Theory, vol. 37, No.3(Oct.1998), pp.287-308.

[32]見蕭軍的回想:“她的《存亡場》很快就寫完了,也抄好了;《八月的村落》還沒有寫完。”出處同注30。

[34]巴赫金:《審美運動中的作者與主人公》,曉河譯,見《巴赫金選集》第1卷,第104頁,河北教導出書社1998年版。

[35]此處借用奧爾巴赫(Eric Auerbach)“喻像”(Figura)的不雅點描寫小說前后兩部門之間的張力關系與靜態同一。

[36]吳江:《存亡場》,《清華周刊》第44卷第1期,1936年4月11日。

[37]那時就有瀏覽者感到到了這種相干。見白里:《存亡場》,《唸書生涯》第4卷第9期,1936年9月10日。孫犁的回想文字中也有相干段落。見孫犁:《讀蕭紅作品記》,《年夜地》第6期,1981年。而《存亡場》直達變的趙三與被裁減上去的平兒,與《潰滅》所謂在內戰中“人的最宏大的改革”的主題親密相干,表現出《潰滅》對二蕭創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