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貨運、低空物流、自動駕駛……隨著貨運需求日益旺盛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從組織貨運到執行運輸,物流業正經歷一場全面的變革。物流新模式的快速發展,為交通運輸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本版今日起推出“經濟聚焦·關注物流新模式”系列報道,從多個方面,觀察物流小樹屋新模式的優點和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的前景。
——編 者
一頭,貨主企業發布需求;另一頭,貨車司機即時接單……打開貨運平臺APP,大數據為發貨人與承運人牽線搭橋,人、車、貨等信息一目了然,實現精準匹配。
數字技術與貨運行業彼此融合,孕育出網絡貨運新業態,為物流業降本增效帶來了新空間。據行業監測數據顯示,相較于傳統貨運,通過高效匹配車貨信息、縮短簡化交易鏈條,網絡貨運能提高車輛利用效率約50%,降低交易成本6%到8%,司機平均等貨時間由2到3天縮短至8至10小時。
網絡貨運怎樣發力,各方對降本增效感受如何?一起看看一家制造企業的降本賬。
輻射多環節,物流數字化累計降低運輸成本約10%
貴州貴陽經開區小孟工業園,新曙光電纜公司車間內生產正忙。
不遠處的辦公樓內,物流專員同步登錄“運滿滿”APP,輸入并發布目的地、公里數、貨物量、車型等信息后,不到3分鐘便有司機接單。線上簽訂責任條款和服務協議后,司機隨即趕到公司裝車運貨。
“以前,點對點找貨車司機,運價高,時效差。”貴州長通集團新曙光電纜廠廠長申進說。如今線上叫車、即時匹配,已成為新曙光電纜廠的常規操作。
2018年,新曙光接入運滿滿線上貨運平臺,通過精準匹配運力,不僅需求響應更及時,物流成本也更節省。申進介紹,“去年公司線上叫車發貨1385單,占全年運輸訂單量的90%左右,運輸成本累計降低約10%。”
降本空間從何而來?申進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算近賬,以提升效率降成本。“平臺上充沛的運力資源,豐富了公司的找車途徑和運輸方式,加上精準高效的運力匹配,有效降低了企業整體的運輸成本,使得貨車空駛率大幅下降,從而降低了運價。”申進舉例道,從貴陽發往廣東梅州,通過網絡貨運平臺,每輛車運費能節省約300元。
算遠賬,靠節約人力降成本。“貨運平臺的出現,讓供需溝通更順暢,貨運操作更便捷。”申進告訴記者,倉儲物流部現在只配備了一名專員,用工成本明顯降低。
“從全鏈條來看,物流數字化不僅能降低運輸成本、管理成本,還能降低倉儲成本。”申進說,由于車輛的及時響應,產品實現即出即發,材料和成品的倉庫周轉率大幅提升,整體倉儲費用明顯下降,預計能節省近1000平方米的倉儲用地。
服務覆蓋全流程,助力企業拓展市場
對中小制造企業而言,物流數字化帶來的短期降本效果固然可觀,其回饋的長遠服務能力也備受青睞。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客戶的貨運需求也水漲船高,不僅要求運送到廠,還要全程可控。”申進說,原有的合約物流模式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倒逼企業加快物流數字化進程。
基于大數據、衛星定位等技術,運滿滿為平臺上的中小企業搭建了一套從下單到收貨的全流程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司機接單后,經過證件校驗、人臉識別、準入資質審核等多環節,核準司機身份;裝貨發運后,對運送軌跡、安全駕駛、貨物狀態等全程實時監測,確保貨運安全;抵達卸貨后,通過評價反饋、投訴機制等提升服務質量。
“貨運服務能力也是產品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貨運平臺,公司對客戶的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助力企業市場半徑不斷拓展,訂單和營收實現持續增長。”申進說,2018年以來,公司加快立足貴州、走向全國的步伐,數十個品種、上萬種規格的電纜產品,已銷往廣東、四川、云南等多個省份。今年一季度,公司中標量同比提升近3倍,營收也實現較快增長。
物流提速數字化,在提升中小制造企業競爭力的同時,也使貨運平臺對車源的掌控管理能力更強,精細化服務能力更高,業務規模不斷壯大。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編寫的《網絡貨運發展洞察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網絡貨運市場規模約占全國公路運輸費用的10%,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從企業注冊車輛數來看,77%的平臺注冊車輛數超過1萬輛,可調配運力達到傳統物流企業的數十小樹屋倍。以運滿滿平臺所屬的滿幫集團為例,去年四季度履約訂單達到4580萬單,同比增長40.4%,平臺數字化替代傳統物流的趨勢瑜伽場地進一步加深。
從“人找單”到“單找人”,司機接單更方便
變“層層轉包”為“直采到車”,網絡貨運平臺的出現,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運輸效率,也增加了貨車司機訂單。
“依托貨運平臺尋找貨源,幾乎每天都有單子接。”一大早,來自四川的貨車司機奉玉斌駕駛著高欄貨車來到新曙光電纜廠倉儲設施裝貨。
這筆訂單是頭天晚上在運滿滿APP上鎖定的。奉玉斌算了一筆賬,將一車電纜從貴陽運往廣東梅州,運價9316元,除去燃油費過路費以及車輛折損,這趟還能賺2000元左右。
“平小班教學臺對新入行的司機很有幫助,以前是人找單,現小樹屋在是單找人,貨源豐富又穩定。”打開貨運軟件,后臺清晰記錄著接單記錄,目前,奉玉斌90%的訂單都是在貨運平臺軟件上接單,扣除燃油費和過路費,每月凈收入有1萬多元。
“供需更匹配、運能更充足的背后,是智能車貨匹配系統在發揮作用。”滿幫集團高級副總裁譚遠江介紹,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可實現人、車、貨、路的精準匹配和優化配置,不僅能在短時間內為司機篩選全平臺超百萬貨源,還能優化運輸路線,提供智能運價建議。
不斷提升的數字化能力,助力網絡貨運生態更加完善。去年瑜伽教室,僅在滿幫平臺上,就有活躍司機388萬人,覆蓋國內超10萬條貨運路線,全年履約訂單量同比增長33.4%。“現在更多中小企業可在網絡貨運平臺上選擇整車、零擔、短途、拼車、冷鏈等多種物流服務,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提質。”譚遠江說。
■鏈接
網絡貨運潛力巨大
作為道路貨運領域的新模式,近年來,在相關部門和經營主體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網絡貨運發展按下“快進鍵”。“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有3069家網絡貨運企業(含分公司),接入社會運力798.9萬輛、駕駛員647.6萬人。”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貨運新業態的快速發展,正為交通運輸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
提速行業轉型升級。近小樹屋年來,教學“互聯網+”貨運新模式,綜合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不僅是行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方向,也為傳統貨運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提供了思路。目前,福建、山東、河南等地已出臺系列支持政策,促進道路貨運行業數字化轉型,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在網絡貨運新模式下,供需雙方實現精準對接,減少了中間環節,從而實現了降本增效。相關調查顯示,與傳統運輸方式相比,借助網絡貨運,典型貨運企業平均配貨等待時間由過去的1至3天縮短至6至8小時,物流交易成本可降低6%—8%。
當前,網絡貨運發展潛力大,正在由普通貨運向集裝箱、冷鏈等專用運輸拓展,從單一公路運輸向多式聯運延伸。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支持企業創新“互聯網+”貨運運輸組織模式,推進貨源、運力、站場等資源整合。同時,推動完善網絡貨運經營管理制度和標準規范,創新監管方式,提升服務能力,促進網絡貨運行業有序競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