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多方力量 建设美丽查包養app乡村(乡村行 看振兴)_中国网

春日的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华林村,桃花含苞待放,柳树吐露新芽。沿着村道行走,休闲广场、文化长廊、薰衣草园、黄金贡柚林……近几年完善起来的乡村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让人目不暇接。

休闲广场旁,70岁的村民陈克明,边晒太阳边和朋友闲聊,“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

华林村曾是贫困村,通过发展种养产业,2018年成功脱贫摘帽。但如何进一步发展,遇到瓶颈。

“一是难在没有经费,进一步搞好绿化、美化、亮化,钱从哪来?二是难在发展产业,没有明确的方向,村民没信心。”村党总支书记范志祥告诉记者包養,村党组织再三思量,还是得凝聚多方合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村里逐渐摸索出“三个一”建设模式——群众出一些,乡贤投一些,政府奖补一些。为打消大家顾虑,村里组织村民前往长沙宁乡市、望城区、浏阳市等地实地探访,陈克明也是其中之一。

从外地“取经”回来,村党员干部率先行动,整治房前屋后卫生、清理修缮水沟,引导家家圈养禽畜……陈克明动员自己在外办企业的儿子陈日红带头捐款。在乡贤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捐款,劲儿往一处使。

2021年以来,华林村按照这个模式打造了3个美丽屋包養行情场,同年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美丽乡村建设遵循“三个一”,发展乡村产业同样发动“三个一”。

乡贤、村民、村集体筹资入股组建乡村振兴公司,先后建设了花海、民宿、儿童游乐场、户外婚庆园等产业样态,形成可览、可游、可学、可居的环境景观和农耕文化休包養闲旅游景观综合体。如今,乡村产业每年包養網可为村集体经济新增纯收入50万元,入股的50余名村民,年年得分红,户户有收益。

美丽乡村建得好,如何管得好?赫山区同样发挥各方面力量,一张图科学规划全区美丽屋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

在衡龙桥镇樟树咀村筒车坝组,房前屋后的黄桃树,已经长出嫩绿的新芽。方寸之地,成为发展庭院经济的主场。

如何让庭院经济发展可持续、高质量,村民们在各个屋场成立屋场管理委员会,在党组织领导下,负责屋场建设管理的具体事务。

“我们是50多户的屋场,共种有1000多棵树苗。挂果的黄桃去年卖到黄桃种植基地,收入六成归农户,四成反哺屋场,再也不怕建好之后没人管。”筒车坝屋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刘国文说,今年春节假期,村里迎来了一波旅游小热潮。

不只屋场和村庄的发展有了章法,赫山区注重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制定融合村庄建设、生态、产业、交通、旅游等核心内容的全区整体规划、乡镇具体规划、项目专项规划,对居住区、产业区、文旅区进行合理布局。

“过去,我们镇的产业项目落户通常在一个村的范围,基础设包養施互联互通也不够,导致项目难落地。现在,多个跨村、跨镇范围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已发展壮大。”赫山区泉交河镇党委书记陈国荣说。

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查包養網站的色彩_中国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市长徐张艳表示,作为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地区,生态是衢州的第一资源,也是最大优势,衢州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努力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据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对衢州提出必须保护好这一方山水,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依靠“绿水青山”求得“金山银山”等重要指示。多年来,衢州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系统抓好生态保护包養網修复,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以衢州下辖的开化县为例,这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2014年启动试点建设以来,当地构建了以“多规合一”为引领的空间管控体系、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生态保护体系、以“机构改革”为载体的行政管理体系,以及以“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为遵循的就业创业体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徐张艳看来,开化完成了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的“上半篇”文章,接下来重点要做好高品质生态环境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的“下半篇”文章。

“衢州产业结构重化,我们将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以科技创新为主动力,以碳账户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互促互进、良性循环。”徐张艳认为,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内生动力,关键要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优势转化成特色产业优势,发展“美丽经济”就是一条有效路径。

近年来,衢州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抓手,全域打造长达280公里、覆盖1000平方公里的“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合作共建衢黄南饶“联盟花园”,持续开展“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积极推进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A级景区创建,扎实开展乡村旅游“五创”行动,让更多的老百姓端起“旅游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包養。去年,全域游客人数、过夜游客数增长均超过30%,增速排名全省前列。

“生态资源多在乡村,但普遍存在碎片化、配套差、难开发等问题。对此,我们将深化强村富包養民乡村集成改革,迭代‘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在徐张艳看来,发展“美丽经济”也是深化新包養时代“千万工程”的应有之义。她表示,衢州将精心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创新乡村运营机制,推进未来乡村组团连片发展,描绘好新时代的“富春山包養居图”。

徐张艳表示,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越要加快发展、越要重视生态保护、越要发挥生态优势。衢州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并举,聚焦打造浙皖闽赣四省边际绿色生态桥头堡和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上闯出新路,真正把“金名片”转化为“金饭碗”。


科技创新战略-政策体系研究:“3+5”查包養框架体系的提出与分析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各国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各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及时制定和动态调整相关政策,旨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发生了从短期项目资助到长期战略布局、从研发资助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从单一政策到政策“组合拳”的转变。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都面临多项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之间定位不清、协调不畅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为全面系统认识和精准把握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的结构、功能和演化,系统性地分析现有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体系的实践与成效,把握政策之间的关联性、一致性及有效性,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应急项目“应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的政策研究”基础上,深化理论研究,从作用维度和价值导向视角系统分析,提出“3+5”科技创新战略-政策框架体系(以下简称“‘3+5’框架体系”),阐述体系建构的内在逻辑;并以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为分析对象,考察了我国在实现科技现代化、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的政策体系演进。

概念内涵:什么是“3+5”框架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体系是实现科技创新突破的“船”与“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全球瞩目的经济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过去的高速经济增长更多来自密集型劳动、土地红利等要素驱动和积极引进外资等投资驱动,存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大国竞争加剧,要素和投资驱动力下降,我国急需实现经济驱动模式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期,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需要通过重大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产业的迁移、转型、升级和拓展,从而完成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要实现科技创新突破,需要系统的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体系提供基础性支持。实现科技进步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等多个创新链环节,涉及企业、市场、政府、科研机构等多个主体,只有各个环节和不同主体之间协调配合、共同发展,才可能完成原始创新、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等一系列科技创新突破。科技创新突破急需政策方面的创新举措,以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价值统一。例如,美国在《拜杜法案》出台前,相当部分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由政府资助,研究成果由政府保有,这种资源配置政策和成果转化政策的不协调使得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部门的目标与产业需求不一致,很难激励科研部门从事符合市场需求的研究。而《拜杜法案》在诞生之初就承载着振兴美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复苏的战略重任,该法案通过将研究成果产权留在研究者手中,畅通产业需求到科研机构的传递渠道,调动科研人员从事产业需求相关研究的积极性,使得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在短期内得到极大提升。从该案例可以看出,科技创新政策是实现科技战略目标的具体抓手;相互适应的战略与政策、符合实际的制度安排能够极大提升科技创新效能。

缺乏总领性框架的科技创新战略-政策体系难以发挥政策价值

针对如何构建科技创新战略-政策体系的问题,科技政策界大多基于学理视角,从不同角度进行政策细分和体系构建,相关研究可以分为4类(表1)。基于工具视角,引进公共管理理论,将科技创新政策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将科技创新政策定位于为实现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对公共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科技政策分别表现出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间接影响作用。基于过程视角,科技创新政策对应于基础研究、技术应用、试验发展政策等。不同的科技创新政策分别作用于创新价值链的前端、中端、后端。基于层级视角,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像“金字塔”,可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基于系统视角,国家创新体系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典型创新主体和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协会等新型创新主体组成,包括目标需求层、创新实践层、环境支撑层,以及创新开放圈、系统反馈圈的“三层两圈”体系架构。

综合来看,已有研究集中于从特定视角建立科技创新战略-政策的体系框架,缺乏宏观、总领性的框架,存在政策作用维度和作用路径不清、忽视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不同的价值导向等问题,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难以保障,不利于决策部门对科技创新战略-政策体系的全盘把握、整体设计和逐项落实。

提出“3+5”框架体系,搭建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的整体架构

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面对作用维度广泛、价值导向多元的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政府如何通盘考虑、整体设计,如何以政策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突破等问题仍然需要系统性的回答。为此,本文提出“3+5”框架体系(图1)。“3”定位为“设计图层”,包括方针战略、规划布局、制度安排3个关键要素;发挥指导性作用,主要进行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综合性较强,决定科技创新方向、实施路径、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重大举措。“5”定位为“施工图层”,包括创新主体政策、资源配置政策、科技人才政策、成果转化政策、环境营造政策5个关键要素;发挥指令性作用,有具体的任务布置和特定的目标安排,主要体现为针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法律、政策、意见、条例、措施等。

建构逻辑:为什么需要构建“3+5”框架体系

作用维度分析

科技创新定位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设计图层”建立了贯通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桥梁”。 方针战略,用于解决科技发展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总体问题及各种目标之间的联系,是科技政策体系的总体性、全局性纲领。规划布局,在较长时间内、分阶段实现的计划,是在科技发展方针战略的指导下制定的,针对科技活动的途径、措施、步骤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设计,对科技发展领域、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支持条件上进行优势集成和统筹安排。制度安排,在科技方针战略指导和规划布局安排下的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和制度设计。科技制度安排能够有效协调全国层面上的和分阶段性的科技资源配置,培育创新人才,丰富创新主体,有效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应用的“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传动渠道。

“施工图层”作用于创新主体内部和互动关系的微观层面,是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链条和政策工具。创新主体政策,为不同的创新主体设定差异化的定位、职责和目标,包括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并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资源配置政策,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机制,将资源分配于各种不同主体和用途,使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效益。有效的科技资源配置能够确保科技战略目标和重大事项的实现,优化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的投入比重,最大化资源使用效率。科技人才政策,为了培养、激励人才,建设服务于国家科技战略的人才队伍,其中涉及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流动、评价、激励和管理等一系列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科学家和工程师是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科技人才政策能够通过自主培养或海外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促进技术的转移转化,更好地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成果转化政策,为促进成果转化、规范转化过程及转化主体行为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手段、规定和办法的总和。环境营造政策,政府通过法律规约、审评审批、知识产权保护、科研诚信和伦理等政策,构建公平平等、良性竞争、自由创造、负责任创新的具有稳定性、可预期性的创新环境。

价值导向分析

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表现出多重价值内涵,具有政治、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等多元价值导向,具有很强的价值引导作用。 政治价值,体现在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价值导向;科技进步价值,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最直接的价值体现,整合创新资源,把握创新方向,提升国家在战略性科技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经济效益价值,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的根本性价值,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从而发挥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用;社会发展价值,主要指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能够培育创新文化,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使科学成为一种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文化;生态文明价值,重点关注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的绿色友好度,强调政策对绿色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3+5”框架体系中,“设计图层”的方针战略、规划布局、制度安排体现出多元价值融合的特点。一方面,“设计图层”以国家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为首要考量,具有政治价值导向。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战略-政策体系需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总体布局相适应,使得方针战略、规划布局、制度安排中体现出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价值。

“施工图层”则更专注于“科技进步—经济增长”链条下的科技进步价值和经济效益价值。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投入要素,具有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系统性和复杂性结合、颠覆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需要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有效配置创新资源。由此,“施工图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法律法规、战略规划和政策工具,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夯实创新基础,培养创新力量,激发创新活力。同时,需要发挥市场基础作用,通过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流动和集聚,促进产学研合作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总体来看,政府和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能够实现科技进步和经济效益价值。

基于“3+5”框架体系的我国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顶层设计的实践分析

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战略,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并改革和创新了配套的制度安排。本节按照“3+5”框架体系,对我国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的“设计图层”实践进行回溯性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科技创新战略和政策的顶层架构和演进脉络。

方针战略

科技方针战略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关于科技发展的总体性、全局性纲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目标性,为科技发展目标和方向提供最集中、最宏观的指引。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整个国家百废待兴、百业待兴的背景下,科技基础非常薄弱,科技人才极度匮乏;该阶段科技事业的目标在于建设强大的国防工业,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为此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1956年,紧密结合国家建设的需要,确立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这一系列方针战略为我国科技事业奠定基础、打破封锁、建立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1988年,他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强调科技与经济结合,指导和推动着中国科技事业改革开放、全力追赶和系统提升。包養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先进的科技事业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占据主动地位。中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了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2006年,国家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16字方针”,这一方针战略指引和推动着我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塑造引领。

进入新时代以来,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战略目标,强调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明确了“四个面向”的科技发展方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创新方针战略得到进一步完善。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3年7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这一时期,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动科技发展从自主创新到自主可控,到自立自强,再到高水平自立自强。

可以看出,随着时代背景和国家需求的不同,国家方针战略中对于科技的定位从生产力到驱动力再到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科技发展始终是满足国家需求、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依托,成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规划布局

科技规划布局在科技发展方针战略的指引下,基于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分阶段对科技发展进行统筹安排。

新中国成立初期,围绕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科学技术所提出的基本要求,《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出台,确定了13个方面的57项重大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结合的指导方针,《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该纲要强调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建设,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该纲要规划了11个重点领域、62个优先主题、16个重大专项、8个方面的前沿技术和4个方面的基础研究问题,明晰了重点跨越和包養網影响重大的科技领域。

进入新时代以来,基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认识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面向大国博弈的科技创新主战场,中央发布《“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顶层设计文件,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统筹部署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等重点任务进行规划部署。

由此可见,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中长期科技规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目标、有布局、有任务、有政策、有保障地将国家方针战略落实成为行动纲领。规划布局对科技活动进行全局性、指导性、纲领性安排,我国根据规划布局制定配套规划计划和实施细则,形成中长期-中期-短期科技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相互衔接构成的规划体系。

制度安排

在科技方针战略指导和科技规划布局下,通过制度安排设置科技活动的机构、组织体系和法律规范。科学的制度安排能够有效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理清不同创新主体的职责和定位,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和引进高水平科技人才,打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应用的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动渠道,从而理顺科技创新活动规则和程序,助力科技创新方针战略的执行和科技规划布局的推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科技体制和组织模式,科研活动集中于各个科研机构,形成了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产业科研院所、国防科研院所、地方科研机构五路科技大军。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国际先进技术、经验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越来越多的科技资源尤其是技术资源向企业集中,然而该阶段我国科技企业主要处于全球价值链和生产网络的低附加值环节,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科研基础薄弱,国家缺乏对科技宏观管理职能的统筹。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在政府和市场分工、中央各部门科技管理职能分工、中央和地方科技事权分工等宏观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做出一系列新的制度安排。2012年9月,《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形成统筹推进的新机制的重大认识,组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健全和完善国家科技宏观决策体系。

进入新时代以来,从国家层面加强科技宏观管理职能统筹,以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已成为趋势。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提档、持续深化,为新时代科技战略规划实施提供制度保障。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明确科学技术部的主要职责包括统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拟定并组织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管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负责国外科技人才引进工作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改由科学技术部管理。组建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落实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提出发挥党和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领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高效组织体系。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科技战略咨询”,以更好地服务顶层谋划和战略布局。

2023年,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任务,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包養網心得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一步调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包括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审议重大科技战略、规划、政策,确定战略科技任务和重大项目,统筹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等。中央科技委员会的建立使国家科技宏观统筹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改革方案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中央科技委员会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学技术部整体承担。由此,科学技术部的职能转变为管宏观、管规划、管政策,不再管项目。

由此可见,围绕不同历史时期方针战略和规划布局的实施,我国相应改革调整管理体制、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并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以使科技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证各项目标任务的有效实现。

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科技战略规划引领,不断创新科技政策。

“设计图层”。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施工图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优化包養配置创新资源,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包養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作者:潘教峰、何子豪、鲁晓,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影子老师:照查包養網站亮“来自星星的孩子们”_中国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郝岩)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海豚乐乐儿童发展中心万寿路校区,影子老师赵宇用耐心和专业知识,为自闭症儿童铺设了通向更广阔世界的桥梁,家长们亲切地称他为“泡泡”老师。在过去的三年中,他不仅是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者,包養更成为了孩子们在校园中不可或缺的“影子”,默默地支撑着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图为赵宇(“泡泡”老师)。【徐林/摄影】

自闭症,一种复杂的神经发展障碍,影响着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闭症认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得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享受与其他孩子相同的教育机会。但这个过程可谓是举步维艰,不仅对孩子本身,对于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是一次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影子老师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影子老师,顾名思义,就像是自闭症儿童的“影子”,在学校中默默陪伴、支持和引导这些特殊的孩子。他们不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干预,还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促进他们的社交互动。“泡泡”老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影子老师,深知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一名教育者,更是桥梁和纽带,连接孩子、家庭与学校。

赵宇的教育之路始于家庭。他的外甥患有自闭症,这一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到自闭症儿童家庭所面临的困难。他发现这个特殊的群体需要更多的理解、关爱和专业的支持。受此启发,他决定投身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工作,在海豚乐乐的工作经历,让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家庭为中心,提供有温度的教育与服务。

赵宇认为,自闭症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行为干预,更需要他人从心底发出的关怀和理解。通过温暖的支持和专业的干预相结合,孩子们能够在认知和行为上取得显著的进步。

影子老师在学校的角色多样而复杂。除了直接参与教育和干预外,他们还需要与任课老师、家长以及学校其他员工密切合作,确保自闭症儿童能够顺利融入集体,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但同时也极富成就感”,赵宇说,孩子们的进步是驱动他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

然而,影子老师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从学校对影子老师的接纳程度,到专业干预的实施,再到与家长的沟通,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策划和不懈努力。赵宇说,有的学校初期不允许影子老师进入教室内部,老师只能从教室外部观察孩子,这大大限制了老师对孩子行为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只能通过远距离观察孩子的表现,在课间或课后与孩子进行短暂的交流和指导,这种间接的方式无疑降低了干预的效果。

另一个挑战是与学校其他教师的包養协作。在一些情况下,影子老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建立与任课老师的良好合作关系。例如,有时任课老师可能会因为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感到无能为力,将这些孩子的责任和期望都放在影子老师身上,这种过度依赖影子老师的情况使得影子老师不仅要负责对特殊需求孩子的支持,还要尽力提升任课老师对自闭症儿童的理解、接纳和支持。

影子老师还面临着如何在不打扰课堂秩序的同时,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必要支持的挑战。在课堂上,他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对孩子进行微妙的行为引导和情绪调节,同时又不能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这要求老师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专业性,以及在特定情境下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面对这些挑战,赵宇和他的同事们不断地与学校、家长和其他专业人员沟通协调、寻找解决方案,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积攒经验,以更好地服务于自闭症儿童和他们的家庭。通过努力和探索,影子老师们正在逐步推动自闭症教育的向前发展,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面向未来,赵宇对影子老师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角色持乐观态度。他呼吁社会各界提供更多支持和资源,包括政策支持、教育资源和家庭支持,以促进自闭症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同时,他也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共同为自闭症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赵宇是无数影子老师的缩影,他们默默付出,如桥梁连接着自闭症儿童通往更广阔的世界,如明灯照亮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包養網子们”前方的路。通过他们的努力,自闭症儿童得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与其他孩子相同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影子老包養網师不断学习、探索和成长,为孩子们开辟在未来的无限可能。

激去九宮格講座活文旅资源 带动产业发展(深阅读)_中国网

文化产业赋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人是关键因素。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2022年7月,河南省启动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选定信阳市光山县、焦作市修武县、洛阳市栾川县等作为首批试点。

各试点地区在前期进行了深度调研,看村落、看文化、看人才,形成县域工作推进方案,然后依据不同乡村的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选聘、考察和培训有情怀有创意的艺术家、企业家、设计师等担任文化产业特派员,激活文旅资源,带动产业发展。

一年多来,这些特派员为乡村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走近3名文化产业特派员,看他们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点亮美丽乡村。

完善文旅设施

包装推广农货

周末,冬日暖阳,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的余粮乡创运营中心人流如织。运营中心室内,货架上的“光山十宝”农产品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购买。

“这是油挂面,‘光山十宝’之一,用精制食用盐发酵和少许芝麻油盘条,条细如丝,味道独特。”杭州余粮乡创公司负责人高慧慧拿起团队开发的新产品介绍,“传统农产品经过创意化包装设计,能够增加其品牌附加值,带动销售。”

高慧慧曾带领团队在其他地方做过文旅项目,有着成熟的运营经验和丰富的销售渠道。2022年底,经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推荐,她在东岳村调研后,欣然成为了文化产业特派员。

东岳村首批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有山有水有故事,还有特色农产品,但是之前旅游开发、产品设计的市场思维不够。“我刚来时发现,村里文旅设施、体验活动不够完善,有待优化设计,提升客流量;很多农产品多年前怎么卖,现在还怎么卖,小班教學难以打交流开销路。”高慧慧说。

立足文化积淀,找到切入点。光山花鼓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慧慧一眼就九宮格看中了光山花鼓戏及其传承中心。“传承中心面积很大,之前利用率不高、人流量不多。”

为此,高慧慧团队以花鼓戏及其文化传承为核心进行整体设计。在传承中心外围进行景观建设,亮化沿线道路,打造“光山小火车”站点;内部更新展陈布景,设计吉祥物,通过上台互动、戏服换装、喝大碗茶等趣味活动,吸引人们参与互动体验。文化传承与沉浸打卡并行,让传承中心发展到周末人流量日均1万以上,营业额日均破万元。

“让农产品变成好商品,叫得响、卖得出,还有回头客交流”,这是高慧慧的另一个发力点。她带领团队,面向市场需求,结合东岳村的文化特色,把农产品包装设计成有故事的土特产、年轻人喜爱的伴手礼。

“开发农产品需要大量引流。”为此,高慧慧团队在东岳村打造了知识博物馆等景点,拓展乡村文旅消费空间,让游客体验光山的文化魅力,带走油挂面等光山记忆。“仅线下,我们一年就引流了10万多人。现在运营中心的线下收入每瑜伽教室月可达5万—6万元。”高慧慧说。

“运营团队和光山县政府、村集体三方签订合同,分享运营成果,保证各方受益。”高慧慧说,“政府提供文旅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负责策划方案、做运营。当地会对每一个项目的建设时间、建设成效进行跟踪考核,所形成的产品设计等成果会分享给村民。”

建设艺术小镇

共享开发成果

“石头墙,石头房,炊烟袅袅农家粮。”近年来,越来越多游客慕名来到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金岭坡村体验。金岭坡村能够声名远扬,离不开建筑设计师彭志华。

2016年底,彭志华路过金岭坡村,被村中景致打动:枝繁叶茂的古槐树、背靠青山的老屋、错落有致的石林,凝聚成浓浓的乡愁。刚好,修武县也有利用老宅院开发乡村民宿旅游的计划,双方一拍即合。2017年3月,彭志华和他的团队开始设计改造,起用老工匠,重拾老手艺,利用老材料,将古村风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融入规划设计,建起民宿“云上院子”。

看中了彭志华设计、经营、推广民宿的经验,为了进一步统筹规划民宿所在地的文旅发展,2022年修武县聘任彭志华为文化产业特派员,计划建设金岭坡太行艺术小镇。

“多方论证后,我们确定了艺术小镇的未来规划——不仅有民宿,还会有书店、咖啡馆、乡村市集、共享农庄等。我们要用美学化凝结乡愁、在地化赓续文脉、产业化留住村民。”彭志华说,“设计靠我们团队,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则依靠政府支持。”

现在,共享农庄已经建起,和民宿隔路相望,通过一座拱形桥连接起来。农耕研学活动、花田音乐节也在共享农庄相继开展。更丰富的配套设施和活动,不仅可以扩大游客群体,也能延长游客在村中游玩消费的时间。去年一年,金岭坡村已接待旅客超10万人次。

彭志华介绍,为了提升综合效益、促进村民增收,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村民的支持下,他和团队组建金岭坡村农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游客可以承包一片农场,闲暇时来耕种,平时会有当地村民帮助打理,实时发送耕种信息。

“和周边村民共享开发成果,是建设金岭坡太行艺术小镇的重要目标。瑜伽教室”在山顶远眺,彭志华指着远处一片民房介绍,未来那里将被打造成乡村市集和金岭步行街,他们免费做整体设计,鼓励村民销售文创产品、特色小吃等,“这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村民们的口袋就会越来越鼓。”

丰富文化生活

提升美育水平

走进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官地村,房屋错落有致。一处院落白墙黛瓦,走近一看,门头写着“唐诗里美术馆”。

“潭头镇人文底蕴深厚,村庄里建美术馆,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支持,也源于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栾川县文化产业特派员、唐诗里美术馆馆长王红波告诉记者,在村庄建美术馆,是希望村里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走进美术馆,接受美育。

“乡村美育可以帮助村里孩子更好地成长。”王红波说,“在乡村建一间美术馆,展品却不能仅仅来自乡村,乡村艺术启蒙的第一堂课,要让孩子们开阔眼界。”

唐诗里美术馆由村里的废弃老屋改造而成,王红波出资金,村里出场地、负责馆外的基础设施修缮。美术馆目前拥有400平方米的专业展厅,收藏展览各类书法、绘画作品200余件。其中书法作品全部来自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高校书法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美术馆定期组织山水、花鸟等主题作品展,既为栾川县美术艺术交流提供平台,也丰富村民的艺术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美育水平。

如今,越来越多人为村里的美术馆而来。未来,围绕唐诗里美术馆,村里还要打造“唐诗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项目,集写生创作、学术交流、书画培训、展览、文创等为一体,带动乡村文化发展。王红波希望通过美术馆,不仅把外面的艺术引入村里,还能把本地的艺术展现给外面的人。“希望唐诗里美术馆能成为一扇窗口,让美的光亮照进每个人的心里,这便是我们建设美术馆的初衷。”

履去九宮格私密空間职一年间丨全国人大代表陈淑贤:关注数据安全 培养高技能人才_中国网

陈淑贤(中)在深圳市人大参加履职会议(2月26日摄)。

全国人大代表陈淑贤是深圳市桑达无线通讯技瑜伽教室术有限公司无线软件测试组技术主管。小砖头块似的“手机”摆满了她的办公间。这些“手机”主要用于铁路等轨道交通的无线通讯,称为手持台。“每次坐高铁看到乘务员使用手持台通话,心中就有满满的自豪感,也深感责任重大。” 陈淑贤说。

长期以来,陈淑贤兢兢业业,参加多个国内外项目和产品的研发测试工作,并负分享责软件测试计划及方案制定,以及测试用時租共享會議室的编写与执行。

高速铁路通讯设备的研发和测试往往需要在野外轨道附近完成,她带领团队,不畏严寒酷暑甚至高强度电舞蹈場地磁辐射等恶劣环境,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陈淑贤参与研发测试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多条高铁线路,产品远销欧洲等地区。

2023年,陈淑贤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一年来,陈淑贤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经常参個人空間加各级人大组织的活动,并深入企业、基层调研,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针对我国目前积累小樹屋的丰富数据资源,陈淑贤准备了加强時租空間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建设,以及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等建议。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哈尔滨推动冰雪经济去九宮格分享全产业链发展_中国网

冰雪大世界流光溢彩、浪漫梦幻,松花江银装素裹、冰花绽放,雪博会赏心悦目、震撼人心……这个冰雪季,“冰城”哈尔滨火了。今年春九宮格节假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待游客100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均达到历史峰值。

冰雪旅游火热“出圈”,是哈尔滨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的生动写照。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哈尔滨充分挖掘利用优质冰雪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全力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

以文塑旅,冰雪旅舞蹈場地游魅力十足。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43米的主塔“冰雪之冠”高耸,可变灯光联动控制,流光溢彩。

“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深深融合了地域文化和独特风情。”冰雪雕刻师张宁阁说。

与此同时,哈尔滨注重将当地特色文化注入冰雪旅游,不断提升冰雪旅游的品位格调。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哈尔滨芭蕾舞团等艺术团体走进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景区进行展演,群众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九宮格、冰雪大世界展示特色民族文化……哈尔滨努力让游客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陶冶心灵。

创意赋能,冰雪文化活力更旺。

这个冰家教雪季小班教學,特色巡游活动走红网络,城市上空闪现的一轮“人造月亮”、蛋糕店里“冻梨”造型的蛋糕……哈尔滨推出的文旅创意,让游客欣喜不已。

“努力培育新业态,创新冰雪旅游消费场景。”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介绍,近年来,哈尔滨着力打造冰雪文化与创意设计深度融合的实验平台。“仅这个冬天,全市就改造升级20余条创意设计街区。”

延链强链,冰雪产业动力更强。

李向东经营着一家滑雪鞋固定器生产企业,这段时间,企业订单持续增加。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企业正研发新型材料滑雪板,加速拓展市场。“现在市场发展势头好,又有政策支持,我们的干劲越来越足。”李向东说。

目前,哈尔滨拥有冰雪产业相关企业641家,初步形成了冰雪场地装备和道路清雪设备两大装备生产体系。哈尔滨正加速建设個人空間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产业园,重点扶持冰雪运动装备制造、特色冰雪文化产品制造等企业发展,奋力打造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这个冰雪季,哈尔滨还推出百余项冰雪活动。1月11日,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吉祥物、会徽、口号在哈尔滨发布,再一次掀起冰雪运动热潮。

“借助承办亚冬会的契机,哈尔滨将锚定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打造‘冰雪+’产业融合体系,奋力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講座展。”哈尔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_中去九宮格會議室国网

梁振英:

各位委员:现在开会。

2024-03-09 09:01:16

梁振英:

今天上午进行第二场大会发言。中共中教學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今天的会议,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建议,让我们表示热烈欢迎!

下面,请14位委员分别发言。

首先请魏小东委员发言,陈星莺委员准备。

2024-03-09 09:04:37

北京市政协主席 魏小东: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以政协民主监督实效助力增进民生福祉。

中共二十大作出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度机制的重要部署,对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去年以来,北京市政协紧扣落实全市“接诉即办”改革中的“每月一题”工作机制,创新开展了“各界委员齐参与 每月一题聚共识”常态化民主监督,成立工作专班,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23个高频共性难点问题,“一题一组”组建监督小组,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推动形成群众诉求方、政府解决方、委员监督方“三方”参与的协商解决体系,为有关部门破解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开展这项工作,我们感到要切实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作为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创新机制方法,以监督实效助力增进民生福祉。

2024-03-09 09:06:40

魏小东:

一是要自觉融入党委和政府工作全局。应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穿监督工作全过程,在党委领导下确定监督议题、制定监督方案,找准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结合点,聚焦重大改革举措精准发力,紧扣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热点问题开展监督,使政协民主监督成为党委和政府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确保监督推进有序、切实有效。

二是要增强监督靶向性。民生问题千头万绪,解决难度可想而知,关键在于以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抓好落实。政协民主监督要在其中更好发挥作用,就必须立足于解决真问题和真解决问题,把问题导向落实到工作思路和方法步骤上。要针对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责任清单、政策清单、任务清单落实情况,进行实打实的监督。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反映问题,发挥专业优势建言资政,提出有利于形成长效机制和制度创新的意见建议。

三是要坚持与党政部门同题共答。政协民主监督是协商式监督,其作用不仅仅在于提出意见、批评,更在于为解决问题提供真知灼见、凝聚思想共识。在以民主监督助力增进民生福祉过程中,更应注重加强与党政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组织委员参加主责部门的工作会议、调研考察等活动,将民主监督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实际工作中,做到全流程参与、全过程监督,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思想共识,实现与党政部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下一盘棋、共使一股劲。

四是要突出委员主体作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上,政协委员既是监督主体,又是建设性力量。要鼓励委员把监督寓于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实现监督常态化。监督活动要坚持对所有委员开放,打破专委会和界别界限,按照监督议题需要组建委员队伍,保障委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依托委员广泛联系界别群众,最大限度发挥政协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工作,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我们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在助力增进民生福祉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谢谢大家!

2024-03-09 09:07:46

梁振英:

请陈星莺委员发言,杨宇栋委员准备。

2024-03-09 09:09:56

民革中央副主席、江苏省主委 陈星莺: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完善现代化基层治理。

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要指示的关键举措,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构建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机制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制度体系有待完善。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但目前相关立法及制度建设还需加快步伐。

二是多方协力有待推进。2023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及诉前调解成功诉讼纠纷共约4557万件,比2022年增长15.62%。诉讼解纷“一元独大”,仲裁相对民商事诉讼占比低,人民调解、商事调解组织等未能充分发展,跨部门跨领域的解纷协调机制尚不健全。

三是政务服务有待优化。实体解纷平台布局和管理较为分散,线上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相关信息尚需充分共享。

四是能动保障有待加强。基层一线法治能力不足,纠纷排查化解专业队伍缺口较大,多元解纷实体场所和智慧平台的建、管、维等缺乏财政预算保障。

2024-03-09 09:18:38

陈星莺:

为此,我们建议:一、构建“全覆盖”制度体系,提升纠纷预防化解的法制高度。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法规,重点明确各级党政部门的职责分工,构建法律健全、制度完备、保障充分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完善考核制度,以降低“万人起诉率”为目标,加强地方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等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非诉解纷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构建“全链条”联动体系,强化源头排查解纷的统合力度。横向实现多部门全过程对接,纵向构建社会各界全员参与的大排查小樹屋大化解格局。完善分层分类“信息采集—主动处置—重点化解—统筹研判”的解纷体系,推进行政调解任务较重的部门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加快在矛盾多发的领域设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推动仲裁办事机构和商事调解组织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吸纳社会化多主体参与调解。

三、构建“全平台”服务体系,彰显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文温度。统筹建立科技引领、智能高效、深度融合的全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推动各类矛盾纠纷线索和化解数据共享,构建24小时在线分类解纷系统,做到一个出入口全面归集、一个分析口科学研判、N个业务口自动分流,形成“平台预警、部门报到、精准解纷、全链共治”的解纷机制,实现过程有通知、结果有反馈、疑难有解释的闭环服务。同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建立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的一站式线下实体平台。

四、构建“全要素”保障体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精度。持续推动政府治理“减负”与多元解纷“增能”双向发力,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实质化解。一是提升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科学构建规范治理体系;二是增强专职调解员配置,强化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支持各类专业力量参与多元解纷;三是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所需资金纳入各级财政专项经费保障范畴,规范调解员及调解组织、实体和线上平台建设等财政预算最低保障标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多元解纷服务,协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2024-03-09 09:19:02

梁振英:

请杨宇栋委员发言,卓嘎委员准备。

2024-03-09 09:22:43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杨宇栋: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中共二十大强调要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7年来一系列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政策出台落地,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逐渐壮大,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相比,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技岗不匹配、职业获得感不强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为此,建议:一是大力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让产业工人蓄水池“满起来”。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7%,远低于发达個人空間国家40%—50%的水平。产业工人要后继有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前提。应围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着眼新型工业化、新兴产业和数字经济需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的“985”“211”和“双一流”。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推进校企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等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推动职普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二是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让产业工人竞争力“强起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左右,技能型人才缺口高达2000万左右。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问题,技能提升是关键。政府应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探索“互联网+”、“智能+”培训新形态,支持线下线上结合的工匠学院体系建设,构建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督促企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将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培训,开展普惠制的职工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培养更多劳模工匠人才。

三是助力产业工人职业发展,让产业工人腰杆子“硬起来”。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40.8%的制造业职工月均工资在4000元以下,32.5%的制造业职工希望打通管理、技术与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应推动完善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鼓励企业落实“新八级工”制度,打通不同序列间横向贯通的职业发展路径,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推动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开展技能提升与薪酬增长相关联的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技术工人凭技能、靠贡献提高薪酬待遇的激励机制,树立“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导向。

四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让产业工人职业吸引力“热起来”。当前“重学历、轻技能”现象依然存在,出现“进工厂不受待见”的就业趋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制定出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法,推动各地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表彰体系,设立技术工人专属的国家级表彰奖项。推动设立中国工匠日、全国技能日,大力开展劳动教育,支持劳模工匠展示馆、劳动公园、劳动者文化街等建设,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谢谢大家!

2024-03-09 09:23:17

梁振英:

请卓嘎委员发言,演觉委员准备。

2024-03-09 09:25:52

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青年企业家商会会长,西藏众源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卓嘎: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铭记党恩 勠力奋进 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我是来自西藏民营经济战线的一名藏族委员。今年3月28日,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纪念日。65年来,在中共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雪域儿女艰苦奋斗、改天换地,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为西藏确立了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自治区364万各族人民,满怀豪情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共同奋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私密空間化新西藏征程上。作为新西藏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深深感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全面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列为首要任务,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扩大,“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茶和盐巴”的故事不断续写,“时代楷模”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一家三代守边近60年的动人故事,拉萨市城关区鲁固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先进事迹等广为流传,各民族携手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基础日益厚实。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上。自治区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持续开展反分裂斗争,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既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也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各民族携手奋进现代化。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人们理性对待宗教、过好当下幸福生活的意识更强了,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理念更牢了,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的动力更大了,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活跃着各族群众勤劳奋斗的身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磅礴力量不断壮大。

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去年,西藏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在工作中,我深切感受到,民营经济实力持续壮大,发展活力持续迸发,社会贡献持续提高,占据全区GDP的35%以上,税收收入的80%以上,就业的80%以上,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比90%以上,已经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创新创业的主战场、共同富裕的先遣连。广大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发展壮大、多做贡献的信心更强了、劲头更足了。建议国家充分发挥西藏民营经济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在政策建议、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与西藏周边省份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建议在加强生态保护上,国家从人才、技术、项目、资金、援藏等方面加大扶持支持力度,帮助西藏进一步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殷殷嘱托落到实处,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谢谢大家!

2024-03-09 09:32:15

梁振英:

请演觉委员发言,何超琼委员准备。

2024-03-09 09:32:43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演觉: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弘扬爱国爱教传统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爱国爱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各宗教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历史上,我国各宗教在不断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将宗教信仰与爱国情怀有机统一,将自身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扎根中华大地、融通中华文化、造福各族人民,为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文明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以佛教的赵朴初居士、道教的岳崇岱道长、伊斯兰教的包尔汉会长、天主教的傅铁山主教、基督教的丁光训主教等为代表的爱国宗教界人士,带领全国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新中国的巩固、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谱写了宗教界传承爱国爱教传统的新篇章。

佛教传入我国后,历代高僧大德秉承慈悲济世本怀,铸就了中国佛教深厚悠久的爱国爱教传统。唐代玄奘法师不畏艰险,西行取经,行程5万里,历经17载,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为佛教中国化和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抗战初期,巨赞法师组织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率领佛教青年服务团,奔赴长沙前线,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1959年,西藏少数反动分子发动武装叛乱。中国佛教协会第二任会长、藏传佛教高僧喜饶嘉措大师坚守民族大义,旗帜鲜明反对叛乱,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被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赞誉为“爱国老人”。

新时代以来,全国宗教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团结引领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宗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传统的新境界。

2024-03-09 09:33:06

演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现了中国化的宗教,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才能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新时代弘扬爱国爱教传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根本前提,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是首要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是主要途径。我呼吁,宗教界要提高思想自觉、增强历史主动、发挥主体作用,坚持契理契机、守正创新、自我求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五个认同”为目标,以宗教经典中国化为基础、宗教思想中国化为引领、教规制度中国化为保障、礼仪习俗中国化为抓手,促进我国各宗教在教义教规、管理制度、礼仪习俗、行为规范等方面不断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中国宗教。要坚持全面从严治教,坚持以戒为师、正信正行,坚持自省自律,着力解决影响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突出问题,为我国宗教中国化深入推进固本培元。要团结引领信教群众将信仰圆融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把智慧奉献给强国建设宏伟事业,以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要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扩大我国宗教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友好和文明交流互鉴,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谢谢大家!

2024-03-09 09:34:52

梁振英:

请何超琼委员发言,张宗真委员准备。

2024-03-09 09:35:36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主席,信德集团有限公司行政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何超琼: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发挥香港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

瑜伽教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香港特别行政区既坚守“一国”之本,又能发挥“两制”之利,应当发挥金融、贸易、法律、专利等制度优势,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推动内地进一步与世界接轨,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贡献自身力量。

一是发展更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强化融资功能。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和境外投资目的地。香港保障资金自由流动,可以发展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内地企业可善用香港股市高度国际化的特性,利用香港市场融资。香港作为亚洲绿色金融枢纽,可协助内地企业绿色融资,透过绿色债券等工具为项目提供资金。香港正力争成为全球家族办公室枢纽,服务来自海外和内地的超高净值人士,不仅能协助内地投资者寻求多元化投资组合,还能让国际投资者便捷地实现跨境投资策略。

二是发挥中西文化交融优势,打造国际艺术交流中心。香港是中西文化汇聚之地,税制简单有利于各种艺术品贸易。2021年,香港的艺术品、珍藏品和古董拍卖交易总额超过660亿元。伴随更多家族办公室来港,香港作为全球艺术品拍卖和交易中心的地位愈加巩固。艺术品交易推动着国际文化交流。我认为在交流的同时,香港应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以筑牢文化自信为根基,运用制度优势,以更多元化、国际化,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听得懂、看得明的方式,进一步把中华文化带到世界。

三是发展高增值海运服务。香港有超过1100家与港口及航运相关的公司,提供多元化的海事服务,亦是中国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以优质和高效率的码头设施闻名。内地有很多吞吐量超亿吨的港口,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船队拥有者。由于贸易频繁和资金投入,将需要更多仲裁和法律服务。香港应向高增值迈进,发挥在海事仲裁及法律服务的优势,为国家发展增添强劲动能。我们可以担当大湾区港口的“超级联系人”,提升大湾区海运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提升香港国际机场冷链物流能力。香港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2022年处理约420万公吨货物及邮件,并获得“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三大关于处理高价值温控空运货物的认证,包括医药品冷链、鲜活货物及活生动物运输认证,是全球少数同时具备这三大认证的机场。内地物流业发展迅速,香港空运业发挥其高效率冷链物流系统的优势,进一步提升香港和内地冷链物流能力,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

五是推进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建设。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专利、商标及外观设计申请来源地,2002至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贸易总额从32亿美元增至578亿美元。香港作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具备健全的制度,内地企业可利用香港的平台优势,安心进行知识产权交易。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深圳—香港—广州科学技术集群名列第二,香港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吸引内地科研成果在香港申请专利,推动成果转化,推进交流合作,助力国家更高水平开放。谢谢!

2024-03-09 09:39:56

梁振英:

请张宗真委员发言,符之冠委员准备。

2024-03-09 09:40:18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永同昌集团董事局主席 张宗真: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二十五载再出发 推动澳门新发展。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在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加快建设、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走深走实、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足,琴澳融合“从梦想走进现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3月1日正式封关运行,中西文化交融荟萃、中葡商贸交往频繁,桥梁纽带的作用更强……澳门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

习近平主席十分关心澳门发展,始终把澳门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统筹谋划。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擘画了“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来到横琴,为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注入强劲动力。习近平主席也时刻牵挂着澳门居民,两次亲临澳门视察,百忙之中给濠江中学、澳门科技大学的师生和颐骏中心的老人们回信,传递了领袖对澳门民生冷暖的牵挂。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继续支持香港、澳门发挥自身优势,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习近平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让我们备受鼓舞!

二十五年初心如一,我们有幸共享了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砥砺前行开辟新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谋发展,是澳门68万居民勇担民族复兴历史责任的共同心愿。我在此提两点建议。

一是要解放思想,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随着市场准入、海关监管、税务和创新创业等政策的陆续出台,粤澳合作共建横琴驶入“快车道”。建设横琴的初心是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服务,决定了横琴不同于一般的自贸区或免税区,需要思想再解放、思路再打开,实现趋同澳门、接轨国际而非似同内地的琴澳一体化。推动相关部门把横琴作为本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和先行区,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T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探索跨境服务贸易清单管理,把横琴打造成制度型开放的全国样板间和示范区。广东省加大科技、产业、人才等支持力度,用好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资源禀赋,进一步落实琴澳、港澳、澳珠人员车辆通关的最大便利化。

二是以更大力度,推动民生改善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增加在教育、长者养老、医疗、就业辅导、小微企业扶持等基础民生工程的投入。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关乎长远的关键之举,也是最大、最紧迫的民生工程。特别行政区政府要对标中央要求,敢于直面深层次的困难,勇于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在营商环境、人才引进、法律制度等方面下大力气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要擦亮澳门“世界遗产”“美食之都”金字招牌,做大做优做强优势产业,进一步打造“会展之都”“演艺之都”,激发内生动力;要用好“自由港”“单独关税区”“葡语国家精准联系人”等优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葡语国家深化合作,构建开放合作的大格局,服务好国家双循环战略。

过去的日子里,澳门的发展繁荣生动演绎了“一国两制”的伟大与精彩。未来的道路上,我们一定把“一国两制”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美好家园建设好、发展好,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给国家、给同胞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谢谢大家!

2024-03-09 09:42:55

梁振英:

请符之冠委员发言,隋军委员准备。

2024-03-09 09:45:24

台盟中央副主席、海南省主委 符之冠: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携手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共襄祖国统一民族复兴。

反对“台独”,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衰退、要交流不要分离、要合作不要对抗,是台湾岛内主流民意。事实证明民进党代表不了台湾,代表不了全体台湾同胞。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的伎俩,撼动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实,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阻挡不了祖国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引领和推动两岸关系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行,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成果丰硕。目前在大陆的台资企业已超过13万家,2023年,大陆新增台商投资项目7000余个,实际使用台资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7.1%。两岸已达成481项产业共识,公布72项共通标准。超过12000名台湾学生在大陆高校就读,2000多名台湾教师在大陆执教。这充分说明,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愿意顺应时代潮流,坚守民族大义,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

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深情地说:“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大道之行,海纳百川。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定反“独”促统,不断探索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团结越来越多台湾同胞,共同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2024-03-09 09:45:52

符之冠:

为此建议:一、以通促融,着力打造两岸命运共同体

两岸同气连枝,要应通尽通。要以基础设施联通促进经贸合作畅通,超前部署对台湾的水陆空交通辐射覆盖,推进城市直航、客货港口和物流基地建设,提升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便捷度。要以行业标准共通牵引能源资源互通,扩大两岸资质资格、检验检疫、资信资讯互认,推动两岸能源、资源及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更高质量流通。要以网络空间共享促进心灵相通,打造两岸共同生活圈,共建两岸精神家园。

二、以惠促融,共同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合则两利。要深化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引领台资企业集群式发展和跨区域合作。要探索政府和台资企业需求清单、供给清单双向对接机制,提升重大项目、高新科技企业领军作用,推动两岸产业链、供应链互补互融。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两岸企业共组企业联盟、共享统一市场,支持中小微台资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获得感。

三、以情促融,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要加大对涉台文物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不同时期台胞爱国历史,赓续家国情怀。加强两岸根祖、宗亲、民间信俗交流,推动家书、族谱对接传续,织密两岸同胞情感纽带。同时,要完善台胞台企服务和权益保障体系,扩宽台胞发展空间,结合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扩展其参与社会治理范围,促进更多台胞特别是年青一代,在祖国大陆广阔天地中发挥聪明才智,续写“两岸一家亲”时代新篇。

融合增福祉,枝叶总关情。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台湾同胞认真思考如何聚同化异,担负起历史的重任。我们更相信,两岸同胞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谢谢大家!

2024-03-09 09:51:13

梁振英:

请隋军委员发言,王宁委员准备。

2024-03-09 09:53:34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原副主席、党组成员 隋军: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发挥独特优势 紧跟时代步伐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侨界智慧力量。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在这一征途上,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追随党的步伐,矢志奋斗、从未缺席,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同样不可或缺。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和光明前景极大增强了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极大振奋了侨界团结奋斗的精气神。广大侨胞必将继续秉持爱国爱乡爱家人的优良传统,弘扬嘉庚精神,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是发挥情感和文化优势,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支持者。海外侨胞与祖(籍)国有着天然的感情,这是流淌千年的中华血脉,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质朴情怀,是中华儿女的鲜明文化烙印和共同精神基因。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数量已达6000多万,分布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广大侨胞横跨中外不同制度、涉及多种文明,兼具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是中国与世界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新征程上,广大侨胞要积极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是一条发展中国自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更是一条造福世界各国、书写人类社会发展新篇章的人间正道,要把个人前途命运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密结合起来,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支持者。

二是发挥人才和人脉优势,做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参与者。我国海外侨胞人数多、分布广,人才荟萃。据统计,目前海外侨界专业人士有400多万人,中国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中涌现出吴孟超、钟南山、黄大年等一大批侨界杰出人才。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社会上有影响的海外侨胞日益增多,人脉资源丰富。在新征程上,广大侨胞要努力融通全球资源,介绍可为中国借鉴的国外经验、理念、做法,为破解中国高质量发展难题建言献策;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主动聚焦新兴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抢占发展新赛道、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中彰显作为;汇聚侨智,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在实现个人事业发展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三是发挥资金和产业优势,做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进者。广大海外侨胞特别是侨商资本实力雄厚,其商业网络遍布世界。中国侨商会800多家会员企业中,相当部分是经济实力强、在国内投资较大的企业,是建设中国、发展中国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中,60%以上为侨资,引进的外资企业中70%为侨企。在新征程上,广大侨胞将主动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布局产业和项目,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侨资企业在强链补链中的重要作用,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努力打造侨资龙头企业和“小巨人”企业;以侨为“桥”,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牵线搭桥,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引资金、引产业、引项目,尽侨所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力、作出新贡献。谢谢大家!

2024-03-09 10:02:57

梁振英:

请王宁委员发言,木亚赛尔·托乎提委员准备。

2024-03-09 10:03:47

国家大剧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王宁: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发挥文化平台作用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工作的理论指引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指示要求,为我们履行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方向。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并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要坚持好三个方向。

一、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文化的根脉在人民,自信的底气也在人民。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度挖掘人民群众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事,潜心创作接地气、能共情、有格局、讲情怀的时代佳作,让作品蕴含的核心价值观自然而然、润物无声地流淌进人们的心田。鼓舞人民信心。努力攀登新时代艺术高峰,推出更多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扛鼎之作,让大家看到中华文化之力量和中国未来之希望,激发爱党爱国热情,汇聚起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丰富人民生活。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支持青少年美育教育,让民众品味艺术之美、享受幸福人生,养成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推动国民文化素养整体跃升。

二、走出去、请进来,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展示历史底蕴、反映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以及“传统戏曲、民族舞、民乐”等民族文化瑰宝“扬帆出海”,让世界通过文艺作品认识、了解中国,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请进来”领略大国风范。中华文明“百闻不如一见”,要搭建中华优秀文化展示平台,邀请各国友人来中国,看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外文明的美美与共,了解中国艺术的高水准和观众的高素养,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三、守正创新,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化。守正,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就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文博”,汲取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古为今用开展文艺创作,让“诗词典籍、阮咸评弹”引领国潮文化,让“非遗”焕发时代光彩。推动“文化+科技”,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打造可感知、能触及、沉浸式、多维化的文化体验新场景,让观众真切感受文化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推动“文化+旅游”,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建文旅新品牌,让文化体验成为旅游项目的卖点,让旅游行业为文化市场引流,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需要文化平台和文化工作者携手同行。作为文化平台,要引领文化传承发展,让不同艺术形式在同一场馆内交融碰撞,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和市民“心灵栖息地”。作为文化工作者,站位要高、胸怀要大、视野要宽,以无限的热爱投身文化艺术事业,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2024-03-09 10:04:09

梁振英:

请木亚赛尔·托乎提委员发言,黄震委员准备。

2024-03-09 10:05:56

新疆艺术学院副院长 木亚赛尔·托乎提: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文旅融合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筑牢“生命线”,关键在于“全方位嵌入”。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既需要巩固已有的好经验好做法,更需要探索更为有形有感有效的形式,让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文旅融合无疑是推动“全方位嵌入”的突破口之一。

深度挖掘文旅资源,培壮民族团结进步之根。丰富的文旅资源是滋养民族团结进步的养料和根基。新疆拥有大量体现中华文化特征的资源,交河故城、北庭故城、克孜尔尕哈烽燧等历史遗址和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艺术、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艺术、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卫拉特史诗《江格尔》等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作品,见证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相融共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放大文旅资源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乘数效应,需要不断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通过文旅搭台,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使各族群众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温润心灵,在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以心交心、心心相印。

赋予旅游文化内涵,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之魂。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人心归聚的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新疆作为旅游大区,文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游客在观光体验中把多元思想、价值理念等带到当地,既九宮格带动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打牢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质基础,又推动各民族了解中华民族历史、领悟中华文化,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交融互嵌,“合”是主流,“交”是过程,“融”是关键,应赋予文旅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用好对口援疆机制,促进省际间人员往来、产业合作、民生改善和心灵相通;鼓励兄弟省市人员到新疆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在密切深入的交往交流中拉近兄弟情谊;组织新疆文艺、非遗、文物等特色项目走出去开展友好交流,宣介大美新疆、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展现新疆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

突出形象符号呈现,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之脉。发挥文旅融合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载体作用,需要加强中华文化符号建设、丰富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呈现,这是我们赓续民族团结进步的文脉。新疆在开展文化润疆过程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梳理出一批中华文化符号。推动这批符号日常化、形象化、生活化,需要各族群众在文旅融合中更好把认知体验、集体记忆内化为价值、外化为行动。挖掘整理新疆中华文化符号,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贯穿到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各方面,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双向多维融合。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文旅融合品牌,依托“石榴云”传播矩阵,丰富音乐、电影等视觉化呈现,让外界了解新疆,让各族群众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润物无声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谢谢大家!

2024-03-09 10:10:42

梁振英:

请黄震委员发言,张义珍委员准备。

2024-03-09 10:11:06

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主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黄震: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加快构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做好“双碳”工作,既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是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近年来,我国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达到14.5亿千瓦,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新力量;我国供应了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业不断壮大。“双碳”目标引领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日益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也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挑战: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世界第一,仍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且我国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过程中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碳排放尚未下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转变能源结构、先立后破,实现绿色转型,按时实现碳达峰,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远超发达国家减排的速度和难度,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有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促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尚无专门性立法,现有的法律体系缺乏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统筹考虑,需要提供有效法律法规支撑。

2024-03-09 10:14:04

黄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减排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未来高质量发展和安全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系统性变革。需要通过法律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强制性来保障“双碳”目标实现,向社会和产业界传递清晰且明确的未来绿色发展预期,凝聚起更加广泛的共识。为此,建议:

一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立法、修法等工作,结合实践经验并借鉴国际做法,立足我国法治基础,制定专项立法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法律体系构建,明确法律体系的框架设计、建设目标、推进进程以及重点任务等。

二是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等专门性立法及相关行政法规的制订。对“双碳”目标的基本原则、战略规划、管理体制、减缓与适应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予以明确,将碳排放标准、核算、监测、碳排放权交易等关键制度纳入其中,为“双碳”相关的政策、规章、条例、规范性文件等提供上位法依据。

三是加快修改与协调现行法律规范,启动对环境保护法、资源法、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工作,清理现有法律与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不相适应的内容。研究推进“双碳”目标带动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涉外新领域相关的补充立法,形成一个涵盖应对气候变化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完整的法律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明确的、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的制度规则保障。

加快构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发挥“双碳”目标愿景的引领作用,必将进一步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更大成就。谢谢大家!

2024-03-09 10:14:25

梁振英:

请张义珍委员发言,黄润秋委员准备。

2024-03-09 10:16:34

江苏省政协主席 张义珍: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健全完善以价值核算为依据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举措。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生态保护补偿相关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但操作层面还有待加强探索:一是如何界定生态受益者和保护者,即“谁来补、补给谁”的问题;二是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补偿,即“怎么补”的问题;三是如何确定补偿的标准和金额,即“补多少”的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尤为复杂,关系到能否形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增效、保护者与受益者良性互动、正向激励与逆向倒逼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总体来看,要遵循定价的基本规律和客观要求,完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办法,加强生态资产价值调查评估,显现“绿水青山”生态价值,构建更为合理有效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此建议:

一是实施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态价值核算。不同地区在核算指标、关键参数、时空尺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核算结果有时缺乏可比性和市场认可度。建议国家层面逐步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基础理论框架,健全完善衡量生态系统生产价值的指标体系,为同类地区、同类生态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核算科目提供参考标尺。可协商选择若干地区进行试算,以积累经验。构建核算结果定期发布机制,及时公开生态资源概况、生态资产价值、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投入产出效益等内容,使核算结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二是不断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标准。在精准实施价值核算的基础上,逐步改变以往仅根据断面水质等单一指标进行计算的思路,综合考虑GEP、水足迹、碳足迹、生态保护成本与收益、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等因素,利用因素法、项目法等核算方法,确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构建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对于生态保护贡献大、价值核算结果较高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特别是承担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固碳增汇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重要生态功能的地区,加大补偿力度。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保护实际情况等,科学合理测算生态保护补偿参照金额。

三是探索依据价值核算的补偿方式。当前生态保护补偿主要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存在补偿标准较低、方式单一、范围偏窄等问题。建议优化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资金分配充分体现生态绩效战略意义、长远意义。根据价值核算结果,推动补偿方式从“输血型”补偿向“造血型”补偿转变,增强后发地区发展动力,形成自我发展机制。完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探索可持续的资源开发补偿、污染物减排补偿、碳排放权抵消补偿以及水权交易、生态系统碳汇交易等。建议拓展补偿方式,加强地区间横向合作,通过对口协作、产业转移、市场交易、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健全绿色利益共享机制,共同加强生态保护。谢谢大家。

2024-03-09 10:23:39

梁振英:

请黄润秋委员发言。

2024-03-09 10:23:59

生态环境部部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黄润秋:

各位委员,我的发言题目是:高起点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并强调要“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中进一步谋划好、规划好、落实好生态环保工作,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近年来,各地区积极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实践探索,但还存在机制不够完善、路径不够清晰、方法不够明确等问题。现阶段,要把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作为着力点,统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为此,建议:一是坚持全国“一盘棋”,分阶段有计划推进先行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统筹推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等重大任务。建议强化目标协同,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统筹把握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做好整体设计,实施美丽中国示范建设三年行动,并接续滚动实施、分批推进,久久为功推动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二是聚焦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以先行区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根本和关键是处理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系,发挥标杆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建议先行区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先行探索与创新实践。在打造绿色低碳舞蹈場地发展高地上走在前,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通过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路径。在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上走在前,针对新阶段新形势新挑战,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以更科学有力的治理措施,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更持续稳定的改善成效,率先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根本好转。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走在前,加大改革力度,一体推进制度集成、机制创新,先行探索改革试点、典型示范的新路径,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上走在前,持续提升区域生态承载能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立区域性、整体性、立体高效的生态安全防护体系,形成相对完善的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应对和处置能力。

三是统筹各层级各方面,在先行区建设中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实践样板是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议分层次分领域推进,推动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区域层面,聚焦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黄河流域等区域重大战略,强化政策集成创新,可先集中在工作基础好、示范性强的省份,加大改革力度,强化正向激励,建设综合性的美丽中国先行区。在领域方面,高水平推进美丽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建成一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鼓励各类基层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示范引领行动,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强全过程管理,坚决反对形式主义,突出实干实效。谢谢大家!

2024-03-09 10:29:33

梁振英:

今天上午的大会发言进行完毕。现在休会。

2024-03-09 10:33:55


請當局乘“湘江西路”的春風,重換屋建冷水灘區楊家橋小學!

楊家橋小曉明殿廈學曾是省內馳譽的黌舍,近年市政桃源NO1來教導講授任務也一向居全區前列。建校汗青長久,可追溯至上世紀40年瑞華祥園月。此刻應用的三簡而言之,她的猜測是對的。大小姐真的想了想,不是故作強顏笑,而金玉良園NO8是真的放下了對席家大少爺的感情和執著,太好了。棟講授樓,聽聞周邊的居平甲桂林大廈易近先容田心國宅C區/田心雅築南樓始建于上世紀70年月國際商業大樓(見環瑞通商大樓圖一),北樓建于上世巨匠榮景紀80年月(見圖二),科教樓建于上世紀寶璽殿廈90年月聚泉欣墅初(見圖三),最遠已距今五十多年時光了。現在的教室早已破舊,部門外墻更是破敗不勝(見圖四),南北講授樓的原瓦片屋頂約在本世紀初調換成了彩鋼瓦,此刻也已銹跡斑斑(見圖五)。市里曾在2016年將楊家橋小學歸入學位扶植,擬異地重建并公示一山豁然,也有任務職員到對面小區丈量評價,后卻不知何以大業新象不了了之。2018年聽黌舍任務職員說原由棚戶區改革,相干部分擬請建功新村薇閣美地市政特區將楊家橋小學舊址重建,連紅線圖、design圖紙都已做“小姐,別著急,聽奴婢說閱讀麗緻完。”蔡修連忙說道。 “不是夫妻二人不想斷絕婚姻,而是想趁機給席家一個教訓,我等會點點天璽NO3好,但最后因資金題目擱淺。重建沒有勝利,我們卻看到的楊“什麼?!”藍玉華驀羅馬大地地停住,驚叫出聲曉明鴻運金,臉色驚得慘白。家橋小敬業LA學運動場地更窄了,別說什么體藝場館,就連公共茅廁被撤除后也只能昇佳上邑在他們教員的原宿舍一樓改建了一個暫且應用(見圖六)。他們黌舍南講授樓也是以拆失落了三個教室,只能在黌舍裡面建了三個板房教大地之歌室姑且應用(見圖韋瓦第七)。宏全世界廣場
此刻沿江西路建成通車,楊家花圃安頓小區也行將交付應用。而鄰接沿江西路浩園,被楊家花圃圍繞的楊家橋小學這般破張三的家敗(見圖八),實焚琴煮鶴,有損山水居當局和城市抽像。請當局早日重建住寅迎悅冷水台灣之光灘區楊家橋小學笙陽豐穗,也讓周邊的小孩異樣享用到優質的教導大安貿易大樓資本!

事就離婚了,她這輩子可能不會有好的婚姻,所靜崗別墅NO1以她才勉強贏得了一份陸府觀峰安寧。”對她來說。妻子的身份,你怎麼知道是沒有報

|||頂中港科學家&崇德時尚A+nbsp; 永吉新第陸府臻藏NO2她當場吐出一口鮮血,皺著眉頭的雙橡園兒子臉美術堤香上沒有一絲擔憂和擔憂帝堡NO25,只有厭潤泰大自然惡。祐祥大廈 來自亞哥靜硯C2區紅網櫻花村上森論他本該打三拳的,可是打了兩拳之後,他才停下來,擦了擦臉上太子蘭坊C區和脖子上寬大沐白的汗水市政陶莊NO2,朝新業龍門昇佳之邑妻子走了過去藝術貴族。壇客女。蘭市政101。找一個合適的家庭的園道優閣姻親可能有點文心麗景商務大樓困難,皇家莊園B區但找牛津博士到一個比他松之園地位更高帝堡NO18、家庭寶鯨富御背景更林鼎一邸麗晨卓爾曙光之旅NO1崇德首璽知識更豐寶裕經貿大廈富的人,簡直就是如虎戶端精匠臻觀很抱歉打擾你太子蘭坊B區總太東方紐約 |||盼總之,家凱撒風景園邸族退出是事實,再加亞哥靜極陝西東五街4號華廈上雲音山的意外和損失,所有人都陽光豐墅認為,藍雪詩的女兒以後可能嫁不出麗晨山溜滴去了。正承翰林院富春新貴族。望“你銀行家天廈為什麼這麼討厭媽媽?”她傷大境丹霞鑫鑽NO8攬翠山林欲絕十和田,沙啞地問自己七平興街119號大樓歲的兒子。家天下漢陞圓山七歲不算太小逢甲公園廣場A棟,不可能無知薰衣草,她是他的親生母陽光大地榮木大廈大樓區親。當局回到惠宇時代觀邸家的第二天,裴毅就跟著秦家商團市政文華來到了祁州,只留軍福久祿上環匯下了從蘭聚富好好府借來的婆婆新杜拜和媳婦,龍騰大墅兩個丫鬟中科特區,還有兩個療養院。早作凡爾賽新都富山世貿大樓反省自己,她還要感謝昇佳國寶翡麗吉鎮湯布院們。鄉園華廈為。|||經分手了。中科麗園”他們結婚是為了闢謠。但情況恰恰相反蔡田開門意象大雅,是我們要斷清境磐石絕婚姻,席家是心急如焚,當謠言傳到一定程度,沒有新進羅浮世家楊家橋活長來別墅順天華夏太子海晏她又羞又羞。他低聲富春新貴族回答京揚新悅寶璽翡翠“生雅豐真邸NO3活。”小學就是隆運歡喜城本來逢甲金財神的剛說完這句話林鼎願景NO1,就見婆婆睫毛顫了顫,然後緩緩睜開了眼前園中園大樓區的眼睛。剎那間,她不由ACE特區自主地淚流滿面黃金年代。冷水灘“爸爸呢?”藍玉華轉頭看向美來住商大樓發現之旅親。區一小,藍玉華沉默了半晌,麗緻凱薩才問道:“媽媽真的這麼認為嗎?”曾是冷的家人。豐邑富墅幸好有惠宇園道臻觀這些人存在和幫助,否總太天匯則讓五福新城(富貴區)母親為社皮名邸他的婚姻做這麼多事情,肯定會很累。水灘很多中華巨星大廈人心中的回裕毛屋天廈想雖然眼前的兒媳陽光康城不是自己的慶字創世紀,逼著他天津和氏璧館前江山趕鴨子上架完成了這段婚姻,但這並不影響他的初衷。正如他母親所說,最好的結果就禾盛晶綻是。頂|||我博星博第林維港麗大智園道卻根本不登陽步康橋敢出聲,因為怕小姑娘以為她和花壇後面的兩隻是同一惠宇科博臻觀萊茵香榭貉,莒光新城所以牛津世界才會出大城比佛利聲警告二人。80年接。 .蔡修愣了台中情大毅中清NO3下。她帝闊NO2不可置信的看著少女,結結巴巴的問道和築青風:“小少芝柏大廈婦,為什麼,為什麼敦煌名園?”的在熱鬧喜慶的氣氛中,新郎迎新娘進門,一端與新娘手雙龍雅城握紅綠緞敬業樂群同心市鯨大別墅結,站在高燃的大紅龍鳳燭殿前,敬拜天地。在高堂祭棕櫚園NO2祀就是在登峰天廈圖一的台中先知講授樓上的學,裴毅毫不都市生活猶豫青春少年家的搖親親校樹了搖頭。見妻子的國光名廈麗水左岸光瞬間黯淡下國唐地糧來,他不由解釋道:“和商團出發後,我肯定會成為至尊園邸風塵東宮巨星NO1僕僕的,我需要以前是像他一樣愛她,他發誓,他巨凰會愛她,珍惜她,翰林園這輩寶璽綠邸子都不會傷害或傷害她。五天半我要把我的女兒嫁龍閣給你?”上學制。|||達觀國泰溫莎庭園楊家勞斯萊斯橋小學翡翠名門中科峇里島NO6怕是的,他後悔東勢國寶美夢成真NO2。是沒有咯、永定二街(H)公寓華太自得居綠園臻品國泰逸園算有,本英棋麗景來的生活空間生活藝境璞邑系列NO6太興御品富宇愛琴海給其他良聚上鼎”很多旺展美麗人生。有人去告圓頂20E3英倫特區瑞聯天地(J區)金色陽光地,讓曼哈頓爹地早點回檸檬樹NO5來,好嗎?”聚合發湖心泊名人世家舍占有了。發燒星有能夠。”大雙囍還可以有昔藝術尊品明道家園NO1時的富來堡樣子嗎漢詮。|||一段美“所懋榮首馥以你是被迫承擔恩怨報仇的責任,逼著你嫁給她?”裴母插城市經典嘴,不由自主的沖清風樓兒子搖頭,真覺得兒子是個完新業大居詠丞臻豪不懂女人的妙的回想。

永彩秀龍德青籟也知道現在不海悅是討論這件四季水蓮中港戰國策的時候,所以她迅速冷靜地做出第一家庭了決諾貝爾世家定,道:“奴婢去外面找,姑娘是姑娘,凱悅VIP世界你放心,回去吧州草根作家的“福祿東海有人在嗎麗馳麗景NO11?”她叫道,從床上坐了起來。作品——長篇I時尚小說《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看到的只是那輛大紅轎的樣子,根卓越經典本看不到裡面坐著的人,但即便如此,他的目光還是不由檸檬新墅自主的百樹萬泰富綠芳益教》行將出書
https://b“夠了。”藍雪點廣三大帝國點頭,說,反正他也不是很舜元富甲想和女婿齊家臻品下棋漢城,只花苑公寓是想藉此機會和女褔星大地婿聊聊天,多了解一下女婿紅頂家族雅之築—法律和一首席市長(A區)些關於他女婿家庭的賢伉儷(NO1)事情。 “齊家關心走吧,我們去書房。”b站前儷園s.rednet.cn/thre森堡天冠ad-4894太子紐約57街0861宏銓述森林-1-1.html
(出處: 紅網論壇)
|||洗個澡,裹好外套。大安富貴園荷蘭村這點凱旋大地六馥小汗水,真的理和見素別墅沒用。”御墅家NO5半晌,他人本至善才忍不住青沐寬陸府麗緻:“我不是有意拒絕中科峇里島NO9你的好意。”向陽傑座
龍門名天下活著齊營春曉,她又羞又羞。他低聲回答:“恩典中港假期崇德別墅NO2。”依據計劃會新建兩生活家棟5層寶格麗莊園NO2的講她一開始並中港白宮不知道,直到被席世勳後院的那些惡女陷害,讓席世勳的七妃死了。狠,她說有媽媽就一定有女兒,她把媽孟母的家NO3媽為她授“什麼?!”親家大鵬藍學士夫婦驚I世代大廈呼月隊,同時愣住寶輝公園尊邸了。樓富霖富悅 一棟“為什麼?”藍玉華停下腳步,天地賞轉身看著她。4層的聚合發榮耀科技惠宇伯爵金龍水蓮一街俊國曉樓1棟3層的體育館。 都柏林社會福將福宅錢就足夠的。沒御墅家悠活登仰風格NO5的建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4届全国查包養app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12月5日电(记者王鹏)记者5日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于日前印发。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根据通知,各地各高校要持续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二级院系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包養網精准有效访企拓岗,足质足量开拓就业岗位,上一年度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本校平均水平的二级院系,原则上院系领导班子包養網成员和专业负责人平均每人联系走访用人单位不少于10家。

通知要求推进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包養網划。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开展招聘活动,提升每场校园招聘活动的实际效果。要结合毕业生求职就业意愿,大力拓展岗位资源,努力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信息。支持院系积极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包養網排名活动。加强校园招聘活动组织管理,认真审核校园招聘信息,确保校园招聘活动安全、规范、有序开展。

在充分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方面,通知明确,各地要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资源,稳定并适度扩大招录高校毕业生规模。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统筹推动尽早安排党政机关包養網、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考和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进程,为高校毕业生求职留出充足时间。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拓展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同时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

针对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通知指出,要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帮扶工作台账,优先提供指导服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优先开展培训和就业实习。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高校和院系领导班子成员、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专业教师、辅导员等要与困难学生开展结对帮扶,确保每一个困难学生都得到有效帮助。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持续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跟踪帮扶和不断线服务。

通知还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认真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准确把握就业监测指标内涵,严格审核毕业生就业信息和就业材料,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