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看望去九宮格會議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 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_中国网

两会受权发布丨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

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王沪宁蔡奇参加看望和讨论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人民政协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各方面人士要围绕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参加看望和讨论。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代表中共中央,向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工作人员,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女同胞、海外女侨胞,致以节日祝贺和美好祝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参加看望和讨论。

联组会上,夏先鹏、田红旗、吴建平、赵宇亮、黄绵松、胡松琴等6位委员,围绕加强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坚定不移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以互联网核心技术支撑网络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了发言。

小樹屋

3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参加看望和讨论。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习近平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感到非常高兴。他代表中共中央,向在座的各位委员,并向广大民革成员和九宮格科技界、环境资源界人士,向广大政协委员,致教學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果断实行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全力推动會議室出租经济恢复发展,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圆满实现经济分享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智慧。

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民革深入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持续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广大科技界人士积极支持参与科技体制改革,奋力投身科技创新。广大环境资源界人士发挥专业优势,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习近平强调,民革要在对台工作大局中进一步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积极作为,更好团结海内外、岛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不断壮大反“独”小樹屋促统力量家教場地,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要积极推动两岸科技、农业、人文、青年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

聚會近平指出,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务实建言献策,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习近平强调,广大环境资源界委员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要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要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加强自身建设,政协委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不断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和多党合作事业新局面。

石泰峰、郑建邦、胡春华、王东峰、何报翔等参加联组会。

新华全媒+丨品“质”焕新,发展见“力”——上海推进高质量发展追踪_中国去九宮格共享空間网

新华社上海3月3日电 题:品“质”焕新,发展见“力”——上海推进高质量发展追踪

新华社记者

上海,浦江两岸春意盎然。新赛道、新模式、新动能,科技创新点燃新质生产力“爆点”。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形成“从0到1”“从1到100”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接力棒”。

向“质”而行,新变革锻造新“质态”

从布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到谋划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上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前瞻性和定力一以贯之、厚积薄发。

——新技术酝酿新“变革”。

1月30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科学家团队正式发布大模型开源开放评测体系“司南”,可以为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等提供一站式评测服务。

2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存储容量达普通光盘上万倍、普通硬盘上百倍的“超级光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诞生,这是我国在信息存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阮昊展示“超级光盘”(2024年2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围绕光子、生命、能源、海洋、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上海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设施多达20个;瞄准智能制造技术和工艺,上海实现“卡脖子”关键装备、核心部件与工业软件突破講座40余项……2023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2件。

——新工厂铸就新“质造”。

灯塔工厂、智能工厂、零碳工厂……在上海,一系列“新”工厂不断为智能制造增添发展新动能。

走进正泰电气(松江)智能工厂,一台台大小不一、电压等级不同的变压器,经研发改造从“喝”矿物油变为“喝”植物油,实现可再生、可降解、可防火。

据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叶斌介绍,公司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销售额可同比增长20%,其中国际业务占比约30%。

——新“链主”打造“共赢链”。2022年起,上海陆续公布两批共25家“工赋链主”培育企业,目标是到2025年达到40家,带动和赋能上下游企业1500家至2000家。

作为首批被纳入的培育企业,致景科技的“飞梭智纺”平台已接入全国9000多家纺织企业、70多万台织机,实现产能与需求精准匹配,将行业织机开机率提升至70%。

一辆西井科技的无人驾驶重卡Q-Truck(前)在位于上海的无人驾驶商用车联合实验室场地上进行动态测试(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点“数”成金,新要素澎湃新势能

龙年春节假期,瑜伽場地四川四姑娘山附近的民宿大隐与迹·四姑娘几乎天天满房,其中有一半客人来自成渝以外地区。民宿创始人唐曌说,民宿2023年开业,主要是在小红书平台开设账号,定期更新。2023年入住率达到90%左右,目前正在计划增加投资。

“种草经济”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增长点。总部位于上海的平台小红书,截至2024年初月活跃用户已超过3亿。用户通过图文、视频、直播等形式记录、分享生活方式,孕育出独特的“种草生态”,帮助商家实现更高效的经济转化,激发消费潜力。九宮格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上海正在成为数字化生产力的弄潮儿。

在跨境出海服务商飞书深诺总部办公室,一块块大屏实时跳动着来自海外的市场瑜伽教室“信号”。“借助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知道哪一款产品谁关注、谁点击、谁有付费意愿、谁下单了,这个反馈闭环最快‘T+1’就能完成,从而指导企业更精准完成生产销售。”飞书深诺集团风控副总裁陈国阳说。

“坚信数字的力量,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方向。上海正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助力中国制造连接海外消费者,实现国货出海。”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施登定说。

成立上海数据集团、上海数据交易所、上海市数据局……近年来,上海建设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优化生态体系发展。截至目前,上海数据核心企业超1200家,核心产业规模超3800亿元,上海数交所累计挂牌数据产品超过2100个,2023年全年数据交易额超11亿元。

这是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仪式暨2021上海全球数商大会现场(2021年1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扬帆瑜伽場地出海,桥头堡链接新动力

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出镜的智慧卡车,来自上海的西井科技。无人驾驶重卡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码头穿梭,且逐渐走向海、陆、空、铁、工厂等多式联运物流场景——西井科技近日在中国香港设立国际总部暨海外研发中心。“未来5年,西井科技香港总部将投入3亿港元,吸纳全球人才,参与国际竞争。”西井科技创始人、董事长谭黎敏说。

“让越来越多新质生产力走出去,被看见、被认可”,成为诸多企业家的新年愿望。

2015年创办的寰泰能源,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布局,从事新能源电站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在全球范围内并网、在建及储备项目近2吉瓦,总投资逾100亿元。在哈萨克斯坦,公司近两年中标率在40%以上,是当地最大的新能源供应商;在瑜伽教室乌兹别克斯坦,公司投资的500兆瓦风电项目是当地最大的山地风电项目,也是第一个以人民币计价的新能源项目。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中国制造正沿着‘一带一路’,带动当地建设的标准化,绿色生产力‘走出去’的脚步越发坚实。”寰泰能源董事长南逸说。

上海正不断发挥区位与产业优势发展跨境电商。2023年,上海跨境电商进出口实现2623.9亿元,同比增长42.5%,建有海外仓138个,总面积超179万平方米。同期,上海空港口岸跨境电商出口申报4.4亿票,比上一年增长近2倍,创历史新高。

2月28日,《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对外公布,位于浦东新区、规划面积约0.88平方公里的这一合作区,在综合保税区、海分享关监管区和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上,叠加进出境人员便利化的政策和措施,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制度从货物向自然人拓展。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说,通过制度性开放、高标准投资贸易经贸规则对接、标准制度管理创新,加快“五个中心”能级提升,使全球贸易投资要素流通更加便利、开放、自由,更有利于将上海打造成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桥头堡。(记者王永前、姚玉洁、龚雯、周蕊)

老动批 “腾笼换鸟”育新机去九宮格共享_中国网

在由原“四达大厦”转瑜伽教室型升级的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内拍摄的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和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的办公区域(3月6日摄)。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吸引了众多重点金融科技企业入驻,時租目前大厦引入企业超过50家。2022年,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改造升级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评九宮格选的九宮格“全国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等市场疏解在2017年底基本完成。北京市立足该区域在金融、科技、区位和空间上的优势,设立金融科技示范区,随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经过多年努力,“动批”所在区域“腾笼换鸟”,已转型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截至目前,200余家金融科技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聚集于此,这里成为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之地,为首個人空間都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小班教學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台灣水電網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 彭年夜龍 首席記者 王俊偉

以木門、台北 水電 維修木地板兩個品類為樣本,對位於鄭州市工具南北中的6傢建材傢居市場停止問卷查詢拜訪後,我們共發出有用查詢拜訪問卷60份,此中跨越七成的商戶以為建材傢居行業的全體利潤同比降落!

我們不斷定這算不算“最不景氣的行業”,但應當能稱得上“之一”。這畢竟是什麼緣由形成的?下半年建材市場景心胸會有上升嗎?

【變更】

批發才是配角

叫它“零售市場”都分歧適

貿易的變更連續深刻,所謂“零售市場”,也早已不是現在貨堆如山、“雜亂無章”的樣子容貌,尤其是建材傢居市場台北 水電行傍邊的木門、木地板行業,更裝潢設計誇大外型、花樣、材質、brand和環保。

木門、木地板行業中正區 水電行不只店面抽像進級,其發賣構造也產生很年夜改變。查詢拜訪成果顯示,發賣中,批發額占比在三成以內的商戶,就有16.7%;批發額占比多集中在三至五成和五至七成這兩個區間,有70%的商戶都在這個區間;七成以上的也未幾,隻有6.7%;完整為批發的今朝也是少少數,異樣為6.7%。

難怪,有“零售市場”的擔任人說:“我們不愛好被外界看作‘零售市場’,此刻鄭州的各市場都在轉型,曾經很少有傳統意義上純潔的零售市場瞭。”

在如許的發賣構造中,大安區 水電電商的感化年夜不年夜?這實在也是市場商戶想了解而仍沒有找到謎底的一個題目。查詢拜訪成果顯示,今朝曾經展開電商的商戶隻有33.4%,且電商發賣在全部銷量中的占比年夜都很低。

關於建材傢居行業來說,還有一個題目是:除瞭裝修公司和裝修隊,回大安區 水電頭客很少。“買房水電裝潢裝修不像買衣服,一輩子也買不瞭幾回,如何才幹找到客戶,生怕不是增添瞭電商就能處理的,客戶口口相傳的口碑最主要。”一位商戶說。

【利潤】

水電裝潢 超七成商戶以為行業利潤降落

在傢居松山區 水電行建材市場的調研經過歷程中,你很少能聽到令人振奮的新聞。能水電師傅說一句“生意還行大安區 水電行”的,已是多數。

更多的商戶在說“生意很差啊”,“你台北市 水電行了解一下狀況,全部市場都見不著人”。

2016年,全部鄭州都在搶購屋子,全年鄭州市新建商品房發賣面積增加瞭50.6%,僅室第就發賣瞭2571.4萬平方米,假如以每套房90平方米盤算,僅室第台北市 水電行就發賣28.57萬套。按說,傢居建材市場應當有比擬好的“收穫”才對,可一位發賣brand木門的商戶卻說:“誰了解是怎樣回事呢?說不明白。”

中正區 水電行們此次查詢拜訪的成果顯示,43.3%商戶以為本身的銷量呈現瞭降落,水電30%的松山區 水電行商戶以為本年的銷量與往年持平,隻有26.7%的商戶稱銷量有增加。

而從木門、木地板行業的利潤變更情形來看,成果更為灰心:73.3%的商戶以為行業的利潤同比往年呈現降落。

【剖析】

這五年夜原因

成行業利潤下滑主因

跨越七成的商戶以新屋裝潢為行業利潤降落,這畢竟是什麼緣由形成的?

查詢拜訪松山區 水電成果顯示,用工本錢上升、原資了頭水電裝潢。他吻了她,從睫毛、臉頰到嘴唇,然後不知不覺地上了床,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洞房,完成了他們的新婚之夜,周公的中山區 水電大料本錢上升、節能環保查處力度加年夜、訂單削減、物流本錢上升這五個原因,排在瞭招致行業利潤降落的前五位。

鄭東建中正區 水電行材傢居城一名中山區 水電商戶說,用工本錢上升讓良多老板吃不用,像他店裡有4信義區 水電行名員工,曩昔每個員工月薪水2000多元,此刻給員工增加到3000多元。不得不說,運營狀態欠好時,員工本錢會直接影響利潤,有時接的票據少瞭,給員工發薪水都感到嚴重。

市場中山區 水電的不景氣,形成瞭基本建材價錢戰。金馬凱旋建材零售城的一位商戶流露:“我這一個門,毛利也就水電師傅是100元錢,假如我再找個工人往上門裝置,每個門再付他80元工錢,我隻掙20元,所以我此刻本身上門裝置,如許一來,我還可以壓更低的價錢,我敢更廉價,他們找人裝置的就不敢瞭。”

【苦守】

超四成商戶以為情勢將惡化

不肯定有問題,裴母想。至於問題的根源,無需猜測,80%與新婚媳婦有關。景氣傍邊,有的人選擇瞭分開。

一傢發賣木地板的商戶說,曾經有不中正區 水電少鄰人都台北 水電 維修不幹瞭。“不是搬到瞭其他市場,而是徹底不信義區 水電行幹這一行瞭。”

還有一位商戶先容:“你看,還有個伴侶,不幹瞭,剩瞭些貨,想讓我代他賣賣。”

但苦守的,大都應當是“樂天派”吧。

查詢拜訪數據顯示,在對本年下半年發賣情勢信義區 水電的判定中,有40%的商戶以為“還將保持以後的不景氣狀況”;有43.3%的商戶以為“情勢將惡化水電裝潢”;還有13.3%的商戶以為“將保持以後的傑出態勢”;沒有1個商戶選擇“將加倍不景氣”。

【痛點】

遭受過物流跑路的商戶

顯明高於茶行業

物流是商戶與客戶的傳送紐帶,但物流跑路事務頻仍產生,成為行業痛點。

畢竟有幾多商戶遭受過物流跑路,影響面積有多年夜?

此次查詢拜訪發明,建材傢居範疇的商戶遭受的物流跑路比擬多,顯明高於我們之前查詢拜訪的室內裝潢茶行業。

茶行業的查詢拜訪成果顯示:有近91%的商戶都松山區 水電行沒有遭大安區 水電受過物流跑路,別的9%的商戶也隻遭受過一次物流跑路事務。

但在對木門、木地板行業的查詢拜訪中,有總共47%的商戶遭受過物流跑路,隻有53%的商戶沒有遭受過。此中,13%的商戶遭受過一次物流跑路,17%的商戶遭受過兩次,還有17%的商戶遭受過三次或以上的物流跑路。

冰天查包養網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记录中国)_中国网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把发展冰包養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黑龙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14亿元包養網,均创历史新高。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哈尔滨“冰雪热”对各地发展冰雪经济有何启示?本版与人民包養網网《人民建议》栏目联合策划,邀群众献计问策,请地方回应作答。

【提建议】哈尔滨市民张心觉:是否可以结合现有特色景观、冰雪资源,加强文化旅游融合,让游客在赏冰乐雪的同时,更多了解我们东北民俗文化?

吉林长春市民李帅:能否新建一些冰雪主题的餐饮娱乐场所,为大家提供更多消费选择?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教师刘丹:是否可以通过冰雪文化宣传、体验活动,加强校园冰雪文化传播,鼓励更多家庭参与?

【谈举措】长春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崔永哲:下一步,将把科技、创新等元素融入各类项目;计划引进大型冰雪研学基地,开发室内冰场项目,让冰雪魅力延续到夏天。

【提建议】辽宁沈阳市某滑雪场负责人王洋:中大型滑雪场多在市郊,是否可以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有更多考量?

黑龙江劲道冰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佳璇:是否可以更多开展团体性大型冰雪活动,激发大众参与?对冰雪装备产业,这是很大的拉动力。

长春逸天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集:产业加大研发投入,需要加大冰雪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是否可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谈举措】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一处处长李江:将抓住哈尔滨承办2025年亚冬会契机,挖掘市场需求,推动冰雪运包養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联动发展。

碳中和目标下 中国风光技术仍需查包養經驗不断创新_中国网

在“双碳”目标下,发展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低碳发展承诺、能源结构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实现“零碳”电力系统的“主力军”。随着风、光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开发,风、光发电全产业链在技术、成本、安全供应、生态效益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日前,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承办的《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风光技术展望》报告发布会上,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风光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未来路径。

“气候危机的加剧使得世界各国通过科技创新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这个需求越来越迫切。前不久刚刚结束的COP28最终达成了协议,呼吁各国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减少能源系统对化石燃料的依包養赖。”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这样谈到。

报告显示,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潜力大。根据大量的研究估算,我国估计10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包括陆上风能和海上风能)的技术可开发量达到10.9至20.1太瓦,以光伏发电(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为首的太阳能发电技术可开发量达包養網心得到45.6至58.9太瓦,风光的理论装机容量远大于碳中和目标下的风光装机需求。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未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以倍增式发展。2060年我国的风电与光伏装机量将达到2020年风光总装机量的十倍以上,且随着风光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发电效率的提升,2060年的风光发电量将达到2020年风光发电量的十三倍以上。

贺克斌谈到,随着风、光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大规模开发,风光发电全产业链的技术、成本、安全工艺、生态效益等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所以我们需要构建技术先进、成本低廉、安全稳定、生态友好的风光发电技术体系,来引领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COP28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确定了新目标,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正迎来一次全新的、高歌猛进的浪潮。在过去十年,以至更长时间内,实践表明中国已经开始引领这一轮全球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潮流。然而,当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前进道路仍面临来自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如现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尚不能承载碳中和所要求的间歇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短期内全供应链和需求侧尚不能做到动态均衡等,未来需加速打通各方面发展“堵点”,推动可再生能源可持续良性发展。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首任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也表示,风光包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正处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前不久的COP28上,各国就能源转型达成共识,把可再生能源的发电能力提高三倍,为可再生能源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全球背景,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对全球作出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大规模的风电光伏发展面临着技术、脱钩断链、产能过剩等重大挑战,未来如何形成新的良好健康的产业生态是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以风电技术为例。报告显示,从全球产业链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除了主轴承之外,我国风电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5%,风电机组产量占到全球的三分包養網價格之二以上,产品销往近5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陆上风电技术完全成熟,引领全球风电技术发展。当前,我国的风电技术已经进入“无人区”,达到了现有技术边界,进一步大型化发展需要力学特性和电气特性的理论突破。此外,仍有一些技术瓶颈有待解决,风能产业链部分环节对国外依赖度比较高,主要包括风资源分析、风电机组整机设计仿真等工程仿真软件,关键轴承、变流器、控制器中的关键电子器件,碳纤维、巴沙木、润滑剂等关键材料等。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学院教授王灿表示,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的角度,中国风光技术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和风电市场,为全球风光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作出了巨大贡献。面向碳中和目标,中国风光技术仍需不断创新,且未来高比例风光发电的电力系统在面对极端天气时的韧性需进一步提升,他呼吁风光领域未来进行跨学科合作,结合人工智能领域等新技术,发展更加可靠的绿色技术。(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金金)


县城实体书店新作为_中国乡村振兴在查包養網站比較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原标题: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江苏、贵州、青海的3家县城书店,听经营者讲述——县城实体书店新作为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2022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实体书店是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对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具有重要作用。2016年6月,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乡镇网点为延伸、贯通城乡的实体书店建设体系”。今年3月,中宣部印刷发行局、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出版物发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共有实体书店100765家。2021年,全国实体书店出版物销售额2435.92亿元,同比上升15.42%。

县城,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那些开在县城的书店,打通了许多城乡居民与书籍的“最后一公里”。在第二十八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进江苏、贵州、青海的3家县城书店,倾听经营者讲述守护实体书店、留住芬芳书香的创新发展历程,感受读者与书籍、书店的相知相拥,品读县城里的墨韵书香。

江苏盱眙,24小时书店主管张慧琳——

“为小城读者点亮一盏不熄的书灯”

夜深了,小城灯火渐稀,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凤凰广场3楼的一家书店却灯火通明,这包養是我们县城第一家昼夜不打烊的24小时书店。2021年底,淮安书房盱眙店正式开业,时年26岁的我来到店里工作,如今已是门店主管。

一座小县城,为啥要开一间24小时书店?这得从两年多前的一次问卷调查说起。那时,我所在的盱眙县新华书店计划搬迁升级改造,向读者发放了1500多份调查问卷。

有些出乎意料,近八成读者向我们提出,希望盱眙有一座夜间营业的书店。一名中学生写道,“县图书馆夏季18时闭馆,冬季17时30分闭馆,晚上缺少安静读书的地方。”还有一名企业职工说,“下班后做完家务,基本就没有仍在营业的书店了。”

开办一间24小时书店的设想应运而生。为了方便市民休闲逛街时看见书店、走进书店,在有关部门协调下,我们将24小时书店选址在县城中心地段的商业广场,县财政还给予书店100万元专项经费补贴,激励我们将这件民生实事办得更好。

办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起初难度不小。晚上9点以后,商场就打烊了,进出通道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经过与商场物业方协商,商场为书店保留了距离最近的一部电梯。读者通过单独的入口进入大楼,出电梯右手边就是书店。

开业伊始,为了加强安保管理,读者需要先办理书店阅读证,夜间方可刷卡进店。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共享夜间阅读资源,去年下半年起,市民夜间刷身份证即可进店。

24小时书店,为小城读者点亮一盏不熄的书灯,也让我邂逅了许多追梦路上的奋斗者,20岁的读者李陈就是其中一位。2021年,他从盱眙技师学院中专毕业后,在苏州一家机械厂当工人,每天上下班都会路过苏州市职业大学,来来往往的学生令他羡慕不已。

“上大学是什么体验?那是种完全不同的经历吧?我也想试试职教高考的对口单招,也就是普通高校对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李陈这样告诉自己,也这样告诉我。为了准备对口单招,去年10月,他回到盱眙,每天晚上都来我们书店,有时在自习区做模拟试卷,有时在阅读区查阅相关专业书籍,经常复习到凌晨。

全职妈妈张晓然也是24小时书店的夜读者。女儿上小学后,照顾孩子的负担减轻了,张晓然就把目标瞄准了二级建造师考试,希望以此作为未来重返职场的“敲门砖”。每晚七八点钟,女儿在附近的培训班上形体课,张晓然就来书店看书。近期,她在书店登记了《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这本书,我们很快就能完成订购进货。

夜读者中多半都是像李陈、张晓然这样的“追梦人”,他们有刚走出校门的00后,有想转换职场赛道的90后,还有希望重返职场的80后全职妈妈……24小时书店因他们的到来,成为一个记录梦想、见证梦想实现的地方。

到了后半夜,书店通常人不多,但也有令我印象深刻的读者。清晨4点多,店里经常会有一位身着蓝灰色衣服的大叔来看书。他叫陈维光,今年55岁,是一名环卫工人。他的工作时间从包養網早上5点半开始,在我看来这已经很早了,但他还是习惯每天早起半小时,先到书店看看杂志,然后再去打扫卫生。

晨风微凉,陈大叔每次来店里看书时,我都会端一杯热水给他。他总是很客气地道谢,然后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巾,把布满老茧的手擦干净后,再小心翼翼地翻开一页页杂志。陈大叔每天收工后,还要回家给90岁高龄的母亲做早饭,他一边照顾老人家吃饭,一边给她讲讲当天的读书趣事。

听到这里,我心里又感动又敬佩。陈大叔说,自从有了24小时书店,生活大不一样了,读书不仅能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还能学到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看着陈大叔陶醉在书中的样子,我觉得在县城开书店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24小时书店,延伸的不只是经营时长,还有服务品质的同步提升。不少读者在问卷调查中提出,“希望既可以买书,也可以看书,还可以借书”。在盱眙县委宣传部的帮助支持下,24小时书店接通了盱眙县图书馆的借阅系统,实现“通借通还”。

让县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在24小时书店流动起来。每季度,我们的工作人员都会到县图书馆书库定期更换书籍,新书更换比例已从最开始的10%提升至目前的20%——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好书,总能第一时间借到读者手里、带回读者家中。

满足多样化阅读需求,24小时书店特意布置了“有声读物墙”,读者戴上耳机就能直接“听书”,最大程度满足了老年人、视障人士等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

书店24小时开放,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过去,盱眙县新华书店搬迁改造前只提供日间经营服务,工作日平均人流量500人次,周末3000人次。如今,24小时书店在工作日的平均人流量即达到3000人次,周末日均人流量稳定保持在5000人次以上。淮安书房盱眙店的营业收入则从搬迁改造前的100万元增至去年的228万元,涨了1倍多。(记者姚雪青采访整理)

贵州余庆,在县城开办书屋20多年的“贵州最美书店”店主王艳——

“不辜负书友们对阅读的热爱”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是我的家乡,我经营多年的求实书屋就坐落于此。时光如梭,当年来看书的孩子们,如今已有不少成家立业,他们的孩子又成了我店里的小书友。在县城开办书店23年,我把15平方米的小书店发展成了3家大书店,目前总经营面积1600平方米。

创业之初,书店连个像样的店名都没有。2000年8月,我在县城文峰路与中华路交会的十字路口租下一间小屋,门前挂了块“音响书刊”的牌子就开张了。和许多只卖教辅材料的书店不同,我投入了当时仅有的2万元家底,购置了许多文学名著、经典漫画和报纸杂志。进店即是客,不管来人买不买书,都能任取一本阅读。

余庆是个农业县,那时有很多从农村来的娃娃在县城寄宿求学,我的小书店成了他们课余时光的好去处。每天放学后,店里都挤满了来看书的学生。书店面积小,空间有限,一些娃娃只能捧着书站在店外看。

“我一个人在县城上学,课余生活比较孤单,谢谢老板接纳我和同学们来看书。”这是一名学生写在纸条上的留言。那时,我早上开门,经常能捡到从门缝里塞进来的小纸条,孩子们质朴的感情让我倍感欣慰。我暗暗发誓,一定要给孩子们打造出能坐进店里安心看书的环境。

随着书店人气越来越旺,我于2003年顺势扩大了店面。第二年6月,我拿出全部积蓄,又贷款10万元,在文峰路连买带租拿下5间连排门面房。为了体现求真务实开书店的决心,我给新店取名“求实书屋”,还请县里小有名气的书法爱好者题写了店名。

书店大小,不只在面积,更在于书籍的丰富程度。为此,我常往遵义和贵阳跑,尽量把大书店的畅销书及时引进到余庆。书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来店选书、看书的人越来越多,常常一待就是大半天。这也成为我在县城开书店的动力:不辜负书友们对阅读的热爱。

求实书屋文峰路店很快就拓展到了两层,面积增加至近700平方米。为了满足书友们与日俱增的阅读需求,我更频繁地奔波于全国各大城市的著名图书馆和书店,引进热门读物的同时,也把先进理念带了回来。

在一些城市,我看到有的书店的读书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我觉得这是个为孩子们开拓视野的好方法。2018年夏天,我的第三家求实书屋建成投用。开业当天,我们没有搞热闹的剪彩仪式,而是邀请遵义师范学院一位教授举办了一场讲座,围绕遵义地方文化畅谈了两个多小时,吸引50多名书友现场聆听。讲座结束,不少人追着我问下一期啥时候开讲。

书友们有需求、有期待、有热情,我就有了把读书活动办成、办好、办下去的动力。新落成的求实书屋三楼设置了专供交流分享的活动空间,摆放了沙发,还设置了甜品吧台,店员们集思广益,推出一项名为“书虫姐姐讲故事”的读书活动。每周六上午10点,我们店里的“书虫姐姐”就会带领学前儿童共读绘本,一起探索未知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求实书屋还利用假期组织小书友们外出研学,从认识余庆本地文化到参观省城贵阳的博物馆,再到平塘县探访“中国天眼”,书店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

世界读书日快到了,最近两个月我忙得脚不沾地,策划了28场读书活动。或许有人会问,小县城能请到有水平的主讲人吗?事实上,我们从没有为此担心过。来我们书店的主讲嘉宾有高校老师、地方文化研究学者,还有知名媒体人、儿童文学作家,而且他们都不收出场费。

嘉宾们之所以愿意免费讲,关键在于书友们参与热情高。求实书屋针对不同受众开设了多样化的特色活动,探索形成了专题讲座、作品分享、亲子教育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比如每月8日晚是“‘她’力量,溯伊读书会”,各行各业的女性书友们齐聚求实书屋,捧上一杯热饮,相互分享最近读到的好书,充实惬意的氛围令人陶醉。

我在县城开书店,近年来培养了不少活跃书友。一些家长每周末都带孩子参加亲子阅读活动,有的老师领着学生专程来听专家讲座,部分机关干部把求实书屋当成用来充电的课堂,还有工地上的年轻工人定期参加文化沙龙……去年,求实书屋获评“贵州最美书店”,这对我来说是个莫大鼓励。

今年年初,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新闻出版局等联合举办“多彩贵州 书香高原”惠民购书券发放活动,全省共计发放150万元,其中30万元消费在了求实书屋。未来,我打算集中精力把读书活动持之以恒办下去,让求实书屋成为县城里的文化高地。(记者程焕采访整理)

青海茫崖,将书店开在海拔近三千米戈壁深处的苏忠——

“有好书的地方就有精神家园”

昆仑山北麓,柴达木盆地西缘,有座海拔近3000米的小城,名为茫崖。在这里,我经营福瑞德书店已整整25年。

茫茫戈壁荒滩,茫崖城如其名。向南是可可西里无人区,向北是罗布泊无人区,向西遥望塔克拉玛干沙漠,向东则是辽阔无际的柴达木沙漠,方圆200公里内没有相邻城市。1996年,我随同乡从甘肃来到茫崖闯荡,得知包養这个地方还没有一家民营书店,便萌生了以书为业的想法。先摆了两年书摊,1998年福瑞德书店开张。

茫崖因油而兴,市政府驻地花土沟镇的常住人口不足2万,居民大多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的工人,他们工作在茫崖的原油生产基地,轮休时多返回甘肃敦煌的生活基地,如同候鸟一般。我的书店面积不大、客流量不多,却是石油工人们的精神家园。

书友肖丹就是一名坚守在这里的石油工人,她大学毕业后进入青海油田。猛地扎进荒原,远离家人和朋友,肖丹起初不大适应,常背地里默默流泪。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走进我的书店,此后便成了书店的常客。

以书会友,我在高原深处的感受格外深。肖丹喜欢读书,也乐于分享读书心得,她与我们夫妻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性格也开朗多了。如今,肖丹对艰苦的环境安之若素,对工作兢兢业业,每年过生日时都会来书店选一本新书,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

福瑞德书店面积不大,既不提供咖啡等饮料,也没有时尚杂志和文创产品。但书店里的每一本书,都是我精心挑选的。流行的书不一定有,好卖的书可能放在书架的最底层,一些经典作品则始终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

高原路漫漫,一本书从内地运输到茫崖的物流费用不低,但我始终坚持进购正版书。书店每售出一本图书,我都会盖上“福瑞德藏”字样的印章,书店的良好口碑潜移默化树立起来。一名来自山东的读者到此旅游,在书店里看到琳琅满目的书籍后惊讶地说:“没想到戈壁滩上也有这么丰富的书籍。”

书店经营渐入正轨,一场意外突如其来。2015年1月4日早上6点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熟睡中惊醒:隔壁店不慎着火,福瑞德书店也被引燃。我跌跌撞撞冲进刺骨的寒风中,却为时已晚,4000多册图书在漫天火光中付之一炬,经济损失达40余万元。

面对废墟,两种声音在我耳边萦绕。家人劝我,包養“转行到其他领域,发展或许会更好。”书友们则为我打气,“兄弟,大伙都盼着书店重开,你有困难,书友们来帮衬。”

一位名叫周志雄的书友格外令我感动,他在茫崖工作时就是书店的常客,调到外地工作后仍时常写信鼓励我重开书店:“别抱怨读书的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许多读者像他一样,也给我捎来了安慰。

书友们的信任,让我下定决心把书店重新开起来。火灾当年,我就在市区主干道旁租了间70平方米的店面筹备重新开业。一家兰州书商得知后,打破了多年来钱货两讫的交易惯例,给我赊了14万元的书籍,大大减轻了我的经营压力。

书店经营,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去年,为支持实体书店发展,政府免除了福瑞德书店3个月房租,还帮书店加入了采购云平台。市里的党政机关购买图书、办公用品等,线上下单,我们书店线下配送。

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海拔2900多米的戈壁深处,我开办了这座高原小城唯一的民营书店,并被评为2017年度青海省优秀个体工商户。有人说,茫崖艰苦,书店生意难做。这两难被我凑到了一起,但我从不畏难,因为我坚信:有好书的地方就有精神家园。(记者刘雨瑞采访整理)

数字化“新玩法”查包養激发新活力 _ 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消费券、购物消费券、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满减等各类促消费新活动、新玩法层出不穷。当前,我国正在着力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包養创新消费场景,在此背景下,一系列促消费新玩法能否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激发消费新活力?

数字人民币引力强

用数字人民币消费便利、实惠、省钱,成为春节期间众多数字人民币消费者的共同感受。

美团数据显示,今年1月21日至1月27日,平台上数字人民币交易订单量较之去年春节增长近4倍,数字人民币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超5倍,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同比增长6.2倍。

消费券、消费红包等一系列优惠活动成为消费者尝鲜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引力”。春节期间,不少地方政府联合美团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如杭州市近期通过美团等平台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市民可领券用于餐饮消费等。1月17日,杭州市数字人民币消费券发放当天,市民领券热情高涨,9秒内消费券就被一抢而空。

金融机构也在积极与平台联手,通过各类数字人民币支付活动吸引消费者参与其中。近期,美团联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面向全国试点地区消费者推出了“团圆好彩头”数字人民币新春礼包,涵盖消费红包、1元数字人民币购年货、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礼盒、支付立减券包等在内的多重活动。伴随数字人民币应用程序近期推出现金红包功能等更新,美团也上线了数字人民币春节礼包。

美团数字人民币业务负责人李智渊表示,这些活动均有助于推动数字人民币以更加个性化、更贴近民俗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增强用户黏性,更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数字人民币在提振消费、服务民生方面的价值。

2022年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两次扩围,从原来的“10+1”试点地区扩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随后进一步扩大到广东、江苏、河北、四川四省全省,还增加了济南市、南宁市、防城港市、昆明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新的试点地区。到2022年底,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存量达136.1亿元。

在试点范围有序扩大的进程中,数字人民币的促消费价值正逐渐凸显。2022年以来,深圳、成都、广州、厦门、杭州等多地政府联合美团开展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累计发放红包和消费券超过8000万元。这些活动为各地消费复苏贡献了力量。如在2022年5月深圳市通过美团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后,消费者在5.2万余家深圳本地美团商户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这些商户在平台的交易订单量和订单金额,相比上年同期分别提升58.9%和64.6%。在2022年6月成都市通过美团平台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后,消费者在约3.7万家成都本地美团商户中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这些商户在平台的交易订单量和订单金额,相比上年同期分包養别提升41.6%和35.6%。

业内专家认为,应进一步发挥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等特色功能,在保民生、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数字人民币与消费券、电商平台等场景结合,有助于数字人民币推广,也有助于消费市场加速回暖。”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接下来,应进一步激发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包養行情步引导大型互联网平台深入参与试点,助力数字人民币发挥更大的保民生、促消费价值。

平台助力开门红

“没想到春节期间生意这么火爆。”萌哒哒椰子鸡品牌运营负责人麦子财日前对记者表示。1月26日下午,还没到饭点,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的萌哒哒椰子鸡店门口已经大排长龙。春节期间,萌哒哒椰子鸡在三亚的5家门店营收创历史新高。“美食券”成为平台引流消费者到店体验的新玩法。“美团美食券和消费券效果类似,能够降低到店消费的门槛,引流来的客人不少,效果很给力。”麦子财表示。

“我们店里支付宝扫码点单后就可领优惠券,两三元的优惠券正适合我们这种客单价低的小店。”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科巷鸿福面馆,老板阮明杰正引导客人“扫一扫”,两三元的优惠券能吸引来不少回头客。

春节期间,美团支付还联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等机构,推出借记卡满减、信用卡满减等多种支付促消费活动,帮助消费者在“吃喝住行”中省钱,助力新春消费加快复苏。

随着各地发放消费券等一系列促消费举措落地,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1月27日,美团发布的2023年春节消费数据显示,1月21日至26日,生活服务业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春节增长66%。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通过发放消费券,杭州、宁波等多个城市假期内堂食交易额增长显著,多地发放的门票、住宿等文旅消费券假期内核销率高,拉动消费的杠杆作用明显。

数据显示,杭州、宁波、绍兴、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通过美团发放消费券后,春节期间其餐饮堂食消费同比增速均达到两位数。以杭州为例,在春节消费券发放期间,全市堂食的订单量同比增长71%,交易额同比增长80%。

“政府消费券+平台补贴”的模式,能够精准匹配供给、有效激发消费热情,带动区域消费升级。对于餐饮等需快速现金周转维持运营的行业来说,定向发放餐饮消费券,可以把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发挥到最大。

在“企业出一点,平台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促消费思路指导下,过去一年,支付宝联合全国千万商家举办了两场消费节,投入资金资源,用红包码、优惠券、直播带货等形式刺激消费,累计拉动消费规模近650亿元。业内专家认为,这些数据表明,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赋能,创新消费形式,有助于线上消费活跃、线下人气回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表示,对平台企业而言,应充分发挥数字赋能的驱动作用和生活服务能力等优势,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履行好平台在数字经济中的协同价值,更高效服务实体经济。

消费潜力待深挖

在前包養網期部分地区尝试促消费新玩法的基础上,今年,更多地区出台政策措施,通过“玩转”新玩法进包養網心得一步深挖消费潜力。

近期,湖南省发布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其中就明确,加大促消费活动和消费补贴力度。鼓励各地联合金融机构、平台企业发放消费券,鼓励长沙等有条件的地区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等。《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则明确,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增量扩面、场景持续创新、生态不断完善。这意味着数字人民币将在江苏开展全域试点。其中明确,力争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服务便捷高效、应用覆盖面广、生态较为完善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体系。有序扩大数字人民币在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应用覆盖面,满足公众多层次多样化支付需求,钱包数量、应用场景、交易规模等指标位居试点省份前列。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推进并因地制宜融入各地购物节等活动,既能够进一步扩大用户规模,使更多用户熟悉数字人民币,又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支付选择,有效促进当地消费,为商户、实体经济提供更多支持。

还有专家认为,应充分发挥平台引领商户数字化转型的积极作用,通过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拉动更多消费。“根据春节消费复苏情况来看,2023年消费市场回暖是必然趋势。”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疫情政策优化后,消费复苏都要经历“迅速反弹—反复波动—回归常态”的过程。近期,国内接触型、聚集型、流动型消费有序恢复。跨城旅游、聚集性休闲娱乐等消费需求得到释放,跨省游、异地游全面复苏。同时,线上消费活力持续旺盛。

我国强大的数字化生态和基础,使得商户可通过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线上服务能力,居民的线上消费习惯以及不断增强的便利性生活需求持续旺盛。厉基巍建议,对于推进后续的经济复苏,应继续支持消费领域数字化发展。近两年,线上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餐饮商家选择开辟堂食与外卖“双主场”,这一线上线下互补模式也加速了餐饮复苏。接下来,平台可基于消费趋势洞察优势,上线更多营销活动以助力商家增长。同时,还应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整体扩容。通过“政府+平台”模式发放消费券,有效释放用户在“吃住行游购娱”等全领域的消费需求,让中小微商户直接受益,加快生活服务消费领域的全面复苏。此外,还应鼓励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促消费模式,鼓励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基础配套设施发展推广,以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深挖消费潜力。(记者 陈果静)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查包養会_中国网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定于2024年3月3日(星期日)15:00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副秘书长 邹加怡: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下午好!现在举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的发言人是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先生。我是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副秘书长邹加怡,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由我来主持。坐在左边的这位是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局局长周北川先生,他会协助我点请记者朋友提问。

下面,先请刘结一先生介绍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总体安排,之后请媒体朋友们提问。

2024-03-03 15:00:50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 刘结一: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报道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很高兴与大家见面。据了解,共有3000多名中外记者踊跃报名采访两会,感谢大家对政协大会的关注和重视!大会秘书处新闻组将为你们的采访报道做好服务工作。

2024-03-03 15:06:49

刘结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的起步之年。一年来,人民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民主监督,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2024-03-03 15:07:00

刘结一: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开好这次政协大会,具有重大意义。我受大会秘书处委托,简要介绍一下有关议程安排。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于明天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3月10日上午闭幕,会期6天。大会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有关报告;审议通过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政治决议、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关于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大会将对本届全国政协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今年工作做出部署。全国政协将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大会期间,将安排开幕会、闭幕会以及2次大会发言,委员各驻地分别举行界别联组会和多次委员界别小组会议,部分界别举行1次界别协商会议。开幕会、闭幕会将邀请外国驻华使节旁听。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根据有关安排,除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外,大会还将举办3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我们在各委员驻地设立了网络视频采访间。大会秘书处新闻组、驻地新闻联络员将积极为中外记者采访提供服务。全国政协官网的新闻中心将发布大会有关安排、主要文件和资料信息,请大家及时关注。欢迎中外记者通过现场、网络、视频、电话采访等多种方式报道政协大会。

下面,我愿意就本次会议和政协工作情况回答记者的提问。

2024-03-03 15:08:25

邹加怡:

谢谢结一先生。下面是记者提问,我们今天安排记者提问时间大约是60分钟左右。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建议每位记者提一个问题。现在请大家举手提问。

2024-03-03 15:10:34

人民日报记者:

2023年是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的第一年,为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政协在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提质增效、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亮点?谢谢。

2024-03-03 15:12:10

刘结一:

去年是十四届全国政协履职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谋划推进政协工作,守正创新、团结奋进,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全国政协深刻把握人民政协制度和人民政协组织的鲜明政治属性,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工作谋划、职能履行、自身建设等各方面和全过程。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健全督查机制,围绕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事项、中共中央关于政协工作的重要文件贯彻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建立并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全国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等都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作为“第一议题”,结合政协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如围绕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制定60多份工作方案。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保证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政协工作之中。

二是提高委员政治能力和履职本领。全国政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常态化开展政治培训和委员读书,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举办新任委员学习研讨班、专门委员会主任会议暨学习研讨班、委员专题学习研讨班等培训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优化委员读书活动,委员们通过读书学习交流切实提高了政治能力、增长了知识本领,夯实了履职建言的基础。出台加强和改进理论研究工作的意见,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研究、以研促学。通过集中培训、日常学习和理论研究,广大委员更加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委员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贯穿协商活动全过程,把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能力本领。

2024-03-03 15:23:17

刘结一:

三是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言。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等议题,举办各类协商活动94场次,许多意见建议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举措。强化调查研究对协商议政的基础支撑作用,开展各类调研视察考察活动138项。如为了开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召开前,就“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开展专题调研8项,形成大会发言160余篇。建立了专题研究制度,由全国政协副主席牵头,组建跨专委会的专题调研组,围绕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新污染物治理等重要专题深入研究、建言资政。

四是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功能建设。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中共二十大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的部署,制定和修订87项工作制度,覆盖学习培训、调研视察、协商议政、谈心交流、新闻宣传、委员读书、机关建设等方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加强委员履职规范和作风建设,强化重实情、做实功、务实效的履职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设立委员联络机构,做好委员履职服务管理。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召开全国政协机关工作座谈会和11场机关干部座谈会,倡导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标准,抓好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服务好全国政协履职。

一年来,十四届全国政协认真履职尽责,在历届全国政协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明天,王沪宁主席将作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会有详细的介绍,欢迎大家关注。谢谢。

2024-03-03 15:23:29

中国日报记者:

发言人您好。在过去的一年,新一届全国政协以高质量协商、高水平建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那么在过去的一年,政协都开展了哪些重点协商议政活动?2024年,全国政协在高质量建言资政,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方面,有什么考虑和部署?谢谢。

2024-03-03 15:27:33

刘结一:

全国政协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以高质量调研夯实协商履职的基础;深度协商议政,以高质量建言体现人民政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担当作为。

在经济建设方面,就“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举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紧扣扩大国内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贯彻落实科技领域重大决策部署等建言献策。通过双周协商座谈会等形式,就“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核心种源研发”、“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议题深入协商议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每季度还举办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

在政治建设方面,围绕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持续推动相关工作。就民族、宗教、涉港、涉台、涉外等议题开展座谈协商、建言资政,提出意见建议。

在文化建设方面,就“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数字博物馆建设,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和成果转化传播”等进行深入协商,围绕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坚定文化自信等建言献策。

在社会建设方面,就“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社会适老化改造”等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议题深入协商议政,助力解决这些领域的难点问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建立新能源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议题深入协商议政,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

今年,全国政协继续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献计出力,紧扣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履职建言。1月份已经就“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召开了双周协商座谈会,还将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等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和远程协商会等协商议政活动,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3-03 15:27:5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我们注意到,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2%,可以说主要预期目标都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这两天我们还看到一系列代表着我国宏观经济晴雨表和风向标的这些线性指数在陆续发布,通过这些数字也能看到中国经济开年以来的韧性和活力。包養網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复苏面临一些阻力,对此您怎么看?另外,政协在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2024-03-03 15:33:16

刘结一:

这几天,许多委员从各地来参会,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春节假期出游热、消费旺、年味浓。冰雪哈尔滨、古城喀什和许多城市精彩纷呈、人潮涌动。据文旅部统计,今年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均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民群众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蕴含着巨大消费潜能,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经济议题备受委员关注,是政协协商议政的重点。委员们一致认为,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展望未来,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经济长期向好态势将持续巩固和增强,前景光明。

全国政协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一系列宏观经济和重要经济议题协商议政,在助力经济发展方面开展扎实有效工作。

一是密切跟踪研究经济形势,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全国政协紧扣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组织委员和专家召开研讨会,动态分析经济运行指标,研判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就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提出针对性建议,形成专题报告。每季度举行一次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围绕经济平稳运行,及财政、货币、就业政策和热点经济问题深入协商议政,为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建言献策。

二是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协商议政,助力高质量发展。比如,就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为防范化解风险、稳定市场信心提出意见建议;就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报送信息,得到有关部门重视或采纳。

三是围绕突出问题调查研究,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痛点献计献策。开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专题调研,通过多种形式转化调研成果。聚焦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走访调研部分中小银行,组织相关代表性企业探讨交流,形成高质量建言成果,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提供参考。扎实开展“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民主监督性调研,推动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政策更好落地。

今年,全国政协将继续助力巩固经济向好态势,就经济领域重要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商议政,积极建言资政、凝聚各界共识,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2024-03-03 15:33:28

新华社记者:

发言人您好。我们知道协商民主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请问在这个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2024-03-03 15:39:02

刘结一: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全国政协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二十大部署,持续丰富协商形式、提升协商质量、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推进协商制度建设,把反映人民声音、体现人民意愿的要求落实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各方面。

一是丰富协商形式。健全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包養专题协商会为重点,以双周协商座谈会、远程协商会、提案办理协商会、界别协商会、对口协商会、专家协商会、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增加协商频次,扩大委员参与面,增强参会委员专业性和代表性。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举办各类协商活动94场次,共有5087人次参加协商,1602人次发言,充分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提升协商质量成效。深化协商内容,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选择协商议题,增强协商议政的针对性。坚持调研于协商之前,把深入调研作为高质量协商的工作基础,组织引导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种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很多调研直接深入社区和乡村,直接到居民和农户家中听真话、察实情。有些调研持续聚焦同一主题,每年进行“回头看”,跟踪推动问题解决和工作落实。加强成果转化运用,报送《政协信息》、《政协调研》等,及时把协商建言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治理的实效。

三是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制定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重点问题接续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形成专项监督报告,助推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比如,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围绕“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监督,主要监督意见被生态环境部吸收采纳,助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的制定出台。

四是推进协商制度建设。根据不同协商形式,分类形成制度规范、实施步骤和工作规则,完善协商议题提出、协商活动组织、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形成程序合理、相互衔接的运行流程。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服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供支撑和保障。

人民政协将继续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不断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为更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积极贡献。

2024-03-03 15:39:14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就业问题每年备受关注,年轻人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面临一定就业竞争。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企业反映“招工难”的问题,特别是技能人才短缺。请问,全国政协在促进就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

2024-03-03 15:43:04

刘结一:

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年轻人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就业备受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形成稳岗扩就业合力。2023年,各级政府各类资金直接支持就业创业超过3000亿元,并采取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城乡困难群众就业等针对性措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这是来之不易的,也为继续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释放政策促就业红利,加力稳固就业向好态势,打下坚实基础。

全国政协积极围绕稳定和促进就业开展工作,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就业趋势,从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加强灵活就业制度保障、发挥数字经济带动就业的杠杆效应、营造更加平等的就业环境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提交提案91件,很多意见建议转化为党政部门政策选项和工作举措,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招工面临的困难,委员们提出“建立高校和行业发展联动机制,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针对性提案,被相关部门吸收采纳,为推动相关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发挥了作用。在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中,委员们积极开展“政协委员企业进校园促就业”行动,各展其能,开展就业辅导、职业规划交流、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吸纳青年实习和就业,助力稳岗拓岗政策落实。

针对“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就业结构性问题,比如技术工人短缺,政协委员会同界别群众代表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门围绕“建立健全创新技能导向的产业工人激励机制”等议题,举行界别协商座谈会等专题议政活动,从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机制、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落实“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打造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等角度,协商议政,提出意见建议。

2024年,全国政协还将继续围绕稳岗扩就业开展一系列工作,比如组织开展“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确保就业稳定”调研;围绕“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进行协商,为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夯实民生之本履职尽责、献计出力。

2024-03-03 15:44:53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记者: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后,在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例如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改变了巴基斯坦经济社会面貌。请问,过去一年政协做了哪些相关工作?2024年还有什么计划?谢谢。

2024-03-03 15:54:00

刘结一:

去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周年,也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实践充分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提供巨大机遇,取得显著成效。

正如记者提问中说到,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为巴基斯坦国家发展和地区互联互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与中国公司合作后成为地中海第一大港;不少游客乘坐中老铁路火车跨境旅游,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雅万高铁”让印尼人民进入“高铁时代”。各类民生工程助力非洲、亚洲、南太平洋、拉美和加勒比等地区解决民众用电、饮水等难题以及改善医疗基础设施、推进乡村减贫。十年来,我国政府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4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搭建起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广阔。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共识,是全国政协对外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全国政协统筹开展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智库外交。一年来,我们同50个国家的200多个机构交流互动,同41家国外智库和12个民间组织新建立联系,邀请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外国驻华使节、高级访问学者“进政协”,成立十四届全国政协中非友好小组,支持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举办以“开放、发展、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宣介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

在“驻华使节进政协”活动中,有位大使深有感触地说,“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需要‘桥梁’而不是‘高墙’,需要增进理解而不是扩大隔阂,需要弘扬合作而不是制造对抗。‘一带一路’就是实现互利共赢的桥梁”。的确,越来越多不同国家的人民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收获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的成效,分享了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实惠,也感受了“民心相通”的温暖,体会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理念,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成果。

全国政协还围绕“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举办双周协商座谈会,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等课题开展理论研究,就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等深入调研、提出意见建议,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2024年,全国政协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广泛深入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多交朋友,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政协,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03-03 15:54:14

香港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实施,经港珠澳大桥口岸进出境的港澳客车数量大幅增加,港澳居民“北上”消费成为潮流,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形成。就推动大湾区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请问全国政协做了哪些工作?

2024-03-03 15:58:58

刘结一: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请各位记者朋友关注一些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内地居民前往港澳共计约252万人次;港澳居民来内地约249万人次;港珠澳大桥口岸出入境客流、车流屡创新高。这些数据,是港澳与内地居民“北上南下”的“双向奔赴”,是粤港澳大湾区“车畅、人兴、财旺”强劲活力的生动写照。

春节是港澳居民赴内地旅游、探亲访友的“黄金期”。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实施,港澳居民到内地更为便利,一家人驾车“北上”逛花市、办年货、吃团年饭、走亲访友,感受浓浓年味和“烟火气”。内地旅客可以赴港澳体验烟花汇演、花车巡游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据香港旅游促进会公布的数据,农历新年期间香港整体酒店入住率超过八成。在大湾区,春节醒狮深受人们喜爱,今年春节,香港、澳门的舞狮队来到珠海,和珠海舞狮队共舞一只“湾区雄狮”。在年俗文化的传承中,大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结和大湾区融合发展进一步增进。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有230多位来自港澳。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高效快捷的通关措施让大湾区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大大便利了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工作和生活。一位今年春节从香港到广州、深圳处理公务的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用“一日千里”形容大湾区的发展,非常贴切。

建设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五年前的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五年来,大湾区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时提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如今,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专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成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长极之一。

全国政协始终关心香港、澳门的经济社会发展,心系大湾区,通过多种形式围绕大湾区建设协商议政。一年来,委员们就加快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优化金融数据跨境合规体系、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建立跨区域人才共享机制等各个方面为高水平推进大湾区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建言献策;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在广东多地调研,重点考察横琴、前海、南沙等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促进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全国政协还将围绕“发挥港澳在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等议题进行深入调研,推进粤港澳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制度“软衔接”、民生互惠“心相融”。

全国政协扎实开展民主监督,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情况及建议”列入全国政协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展民主监督的五年计划,自2021年起连续三年组织视察团、调研组开展视察监督、会议监督等,形成民主监督报告,推动纲要落实。

这次大会期间,欢迎中外记者朋友们与来自港澳的委员多交流,了解港澳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故事,也希望大家有机会到大湾区走一走,看一看。

2024-03-03 15:59:10

经济日报记者:

发言人你好。2023年中央层面不断推出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请问这一年来实际成效如何?全国政协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024-03-03 16:05:08

刘结一: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各地区各相关部门陆续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全国政协委员中有不少民营企业家,他们了解一线情况,深知市场动态,积极反映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社情民意,参与有关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言献策。一年来,大家感到,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聚焦解决实际问题、破解发展难题,提振了大家的信心,增强了他们的底气。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大趋势下,民营经济前景可期,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全国政协一直高度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政协履职实践的一个传统。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坚持问题导向,会同地方政协以及有关部门、律所、商会、民营企业家代表深入研究民营企业经营当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包括中小企业融资及民营企业获取科技创新资源等问题,提出完善民营经济平等保护机制等建议。探索搭建助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的平台,组织来自国企民企的委员联合开展走访考察,促进优势互补和深度合作,助力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增添动能。委员们还提出不少关于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自身建设等建议,为推动有关支持性政策出台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年初,全国政协召开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上,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同委员互动交流,其中就包括解决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国政协还将围绕“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开展民主监督性视察,围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情况”召开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等,通过履职为民营企业发展鼓干劲、强信心、办实事。

2024-03-03 16:08:25

人民政协报全媒体记者: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75年来人民政协发挥了哪些作用?今年的政协工作将聚焦哪些方面?

2024-03-03 16:08:33

刘结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走过75年的光辉历程,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为新中国诞生作了全面准备。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继续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以及对外友好活动中开展了许多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政协认真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人民政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统筹推进“五包養網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2024年,人民政协将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把中国共产党领导贯穿到人民政协各项工作之中。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更好地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能力,转化为以高水平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实践。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加强自身建设,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包養标任务汇聚智慧和力量。

2024-03-03 16:09:12

邹加怡:

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在我们提最后一个问题。请大家提问。

2024-03-03 16:12:12

中新社记者:

我们关注到2023年,全国政协创新开展了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可否请发言人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项活动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谢谢。

2024-03-03 16:13:15

刘结一:

“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在界别群众中多做雪中送炭、扶贫济困的工作,多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委员的殷殷嘱托。全国政协深入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要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创新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一年来,共开展了近2500项“服务为民”活动,积极回应民之关切、反映社情民意、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凝聚共识,同时从群众中汲取智慧,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扎实举措。

一是聚焦经济社会热点,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比如:深入地方和企业会诊把脉,摸准他们在就业、招工、民营企业融资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深入一线,就加强黑土地保护、建立新能源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等,为基层想实招、提建议,坚定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

二是聚焦“关键小事”,让百姓可感可及。例如:帮助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群众解决发展资金不足、市场信息不畅、科技支撑不强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开展针对性支持帮扶。通过“政协委员企业进校园促就业”和医卫、体育、文化、科技“下基层惠民生”等活动,服务民生福祉。

去年,14位全国政协委员分赴4省10市,举办了28场“科普万里行”讲座,涉及生命科学、宇宙奥秘、量子理论、纳米医学等领域,深入浅出,反响热烈。有的同学感叹,“委员的讲解使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有青年科研工作者说,“科学家委员们对科学真理的执着更加坚定了我对科学事业的追求。”这些委员现身讲学,既普及了科学知识,也弘扬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贡献。

三是聚焦讲好政策,广泛凝聚共识。委员们走入地方、走入社区,结合“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与基层群众深入交流,生动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宣介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向不同行业群众解读政策举措。港澳地区委员走进港澳300多所校园,讲述中华传统文化和内地发展变化。这些“服务为民”活动取得了提振信心、夯实共同思想基础的实效。

2024年,全国政协将继续聚焦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关心关切,持续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扎实办好有利群众的实事,为不断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发挥作用。

2024-03-03 16:13:26

包養網邹加怡:

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谢谢结一先生,也谢谢各位记者的采访,谢谢翻译同志。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各位记者朋友们,我们下次再见!

2024-03-03 16:18:43

发展花生产业 “油瓶子”装中国油——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花集团党委查包養心得书记、董事长孙东伟_中国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扩大油料生产。可以说“油瓶子”安全一包養網直都是我国粮油安全的重点讨论议题,也是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让中国“油瓶子”装中国油,迫切包養網需要通过挖掘国内油脂油料增长潜力,降低主要油料作物对国外依存度。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东伟建议:在新疆地区大力发展花生产业,建设产业基地,建立我国油料安全屏障,为新疆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孙东伟认为,要充分认识新疆发展花生产业的战略意义。新疆气候、地理条件适宜花生包養網 花園的种植,且产量、质量优良。新疆具有得天独厚适宜花生生长的光照时长、有效积温及土壤条件,且花生不与主粮争地,对土壤有很好的地力提升作用。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花生的经济效益高,且有利于新疆农业结构转型。近年来,由于美国、阿根廷等国家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油酸花生,导致我国花生的国际竞争力逐年下降,我国也由曾经的花生出口国转变为花生进口国,且花生进口数量逐年攀升。近些年来,我国高油酸花生良种培育成果显著,高油酸花生育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结合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种植面积等优势,一旦在新疆地区开展高油酸花生种植,则有利于我国的花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进一步巩固花生自主可控权,为我国争夺世界花生话语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孙东伟介绍,从目前看,在新疆种植花生存在政策引导、物流成本高等主要问题,同时由于缺少相应补贴,花生种植大面积推广难,农民种植积包養极性低。因此,孙东伟建议,充分发挥新包養疆地区的地理区位优势、建立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建设高品质花生种植产业基地、让新疆成为我国油料作物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