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Id:68b482313a2214.93950875.
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扎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經濟運行總體平包養網穩,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續增進,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進度符合預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7.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0%,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3.9%。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為31.2%,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的貢獻率為11.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長5.7%。國民總收入[3]988458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2.6%。全員勞動生產率[5]為11500包養條件9元/人,比上年提高6.2%。
圖2 2015-2019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6]
圖3 2015-2019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7]
圖4 2015-2019年全員勞動生產率[8]
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4.38%,比上年末提高1.0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包養1465萬人,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死亡包養網率為7.14‰;自然增長率為3.34‰。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9]2.80億人,其中流動人口[10]2.36億人。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7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4247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57.1%,比上年末上升1.1個百分點。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比上年少增9萬人。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全國農民工[12]總量29077萬人,比上年增長0.8%。其中,外出農民工17425萬人,增長0.9%;本地農民工11652萬人,增長0.7%。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7%。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2.6%。農產品生產者價格[13]上漲14.5%。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68個,下降的為2個。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1079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52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8985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4.1%。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全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15]為76.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為80.0%,提高2.0個百分點;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0.6%,與上年持平。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49821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2593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積22473萬平方米,減少2618萬平方米。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比上年末下降0.2個百分點[16]。全年教育、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分別比上年增長17.7%和37.2%。“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微觀主體活力不斷增強。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377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2萬戶,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1.2億戶。全年減稅降費超過2.3萬億元。
新動能保持較快發展。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17]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4%。高技術制造業[18]增加值增長8.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4.4%。裝備制造業[包養網19]增加值增長6.7%,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2.5%。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20]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21]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2.7%。全年高技術產業投資[22]比上年增長17.3%,工業技術改造投資[23]增長9.8%。全年服務機器人產量346萬套,比上年增長38.9%。全年網上零售額[24]10632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6.5%。
區域協調發展扎實推進。分區域看[25],全年東部地區生產總值511161億元,比上年增長6.2%;中部地區生產總值218738億元,增長7.3%;西部地區生產總值205185億元,增長6.7%;東北地區生產總值50249億元,增長4.5%。全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84580億元,比上年增長6.1%;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457805億元,增長6.9%;長江三角洲地區生產總值237253億元,增長6.4%。
脫貧攻堅成效明顯。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年末農村貧困人口55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109萬人[26];貧困發生率[27]0.6%,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全年貧困地區[2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比上年增長11.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606萬公頃,比上年減少97萬公頃。其中,小麥種植面積2373萬公頃,減少54萬公頃;稻谷種植面積2969萬公頃,減少50萬公頃;玉米種植面積4128萬公頃,減少85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34萬公頃,減少2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293萬公頃,增加6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62萬公頃,減少1萬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66384萬噸,比上年增加594萬噸,增產0.9%。其中,夏糧產量14160萬噸,增產2.0%;早稻產量2627萬噸,減產8.1%;秋糧產量49597萬噸,增產1.1%。全年谷物產量61368萬噸,比上年增產0.6%。其中,稻谷產量20961萬噸,減產1.2%;小麥產量13359萬噸,增產1.6%;玉米產量26077萬噸,增產1.4%。
全年棉花產量589萬噸,比上年減產3.5%。油料產量3495萬噸,增產1.8%。糖料產量12204萬噸,增產2.2%。茶葉產量280萬噸,增產7.2%。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7649萬噸,比上年下降10.2%。其中,豬肉產量4255萬噸,下降21.3%;牛肉產量667萬噸,增長3.6%;羊肉產量488萬噸,增長2.6%;禽肉產量2239萬噸,增長12.3%。禽蛋產量3309萬噸,增長5.8%。牛奶產量3201萬噸,增長4.1%。年末生豬存欄31041萬頭,下降27.5%;生豬出欄54419萬頭,下降21.6%。
全年水產品產量6450萬噸,比上年下降0.1%。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5050萬噸,增長1.0%;捕撈水產品產量1400萬噸,下降5.0%。
全年木材產量9028萬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5%。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積27萬公頃,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46萬公頃。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17109億元,比上年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7%。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8%;股份制企業增長6.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2.0%;私營企業增長7.7%。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5.0%,制造業增長6.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0%。
圖11 2015-2019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2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9%,紡織業增長1.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4.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8.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9%,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4.3%,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9%,汽車制造業增長1.8%,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0.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9.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5%。
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1066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5.8%。其中[33],火電裝機容量119055萬千瓦,增長4.1%;水電裝機容量35640萬千瓦,增長1.1%;核電裝機容量4874萬千瓦,增長9.1%;并網風電裝機容量21005萬千瓦,增長14.0%;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20468萬千瓦,增長17.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61996億元,比上年下降3.3%[34]。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16356億元,比上年下降12.0%;股份制企業45284億元,下降2.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5580億元,下降3.6%;私營企業18182億元,增長2.2%。分門類看,采礦業利潤5275億元,比上年增長1.7%;制造業51904億元,下降5.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4816億元,增長15.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08元,比上年增加0.18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86%,下降0.43個百分點。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70904億元,比上年增長5.6%。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利潤8381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國有控股企業2585億元,增長14.包養網5%。
圖12 2015-2019年建筑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35]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95846億元,比上年增長5.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2802億元,增長7.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8040億元,增長6.3%;金融業增加值77077億元,增長7包養情婦.2%;房地產業增加值69631億元,增長3.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32690億元,增長18.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32933億元,增長8.7%。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9.4%,營業利潤增長5.4%。
圖13 2015-2019年服務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36]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471億噸,貨物運輸周轉量199290億噸公里。全年港口[37]完成貨物吞吐量140億噸,比上年增長5.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43億噸,增長4.7%。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6107萬標準箱,增長4.4%。
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76億人次,比上年下降1.9%[39]。旅客運輸周轉量35349億人公里,增長3.3%。
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26150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762萬輛),比上年末增加2122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2635萬輛,增加1905萬輛。民用轎車保有量14644萬輛,增加1193萬輛,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13701萬輛,增加1112萬輛。
全年完成郵政行業業務總量[40]16230億元,比上年增長31.5%。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21.7億件,包裹業務0.2億件,快遞業務量635.2億件,快遞業務收入7498億元。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41]106789億元,比上年增長62.9%。年末全國電話用戶總數179238萬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160134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上升至114.4部/百人。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42]44928萬戶,比上年末增加4190萬戶,其中固定互聯網光纖寬帶接入用戶[43]41740萬戶,增加4907萬戶。全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1220億GB,比上年增長71.6%。全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44]完成軟件業務收入71768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5.4%。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包養網車馬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增長8.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51317億元,增長7.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0332億元,增長9.0%。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364928億元,增長7.9%;餐飲收入額46721億元,增長9.4%。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2%,飲料類增長10.4%,煙酒類增長7.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9%,化妝品類增長12.6%,金銀珠寶類增長0.4%,日用品類增長13.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5.6%,中西藥品類增長9.0%,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3%,家具類增長5.1%,通訊器材類增長8.5%,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增長2.8%,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2%,汽車類下降0.8%。
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19.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560874億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增長5.4%。分區域看[46],東部地區投資比上年增長4.1%,中部地區投資增長9.5%,西部地區投資增長5.6%,東北地區投資下降3.0%。
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12633億元,比上年增長0.6%;第二產業投資163070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投資375775億元,增長6.5%。民間固定資產投資[47]31115包養9億元,增包養妹長4.7%。基礎設施投資[48]增長3.8%。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長4.7%。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32194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住宅投資97071億元,增長13.9%;辦公樓投資6163億元,增長2.8%;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3226億元,下降6.7%。
全年全國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316萬套,基本建成254萬套。全國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63.8萬戶[51]。
七、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505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342億元,增長5.0%;進口143162億元,增長1.6%。貨物進出口順差29180億元,比上年增加5932億元。對“一帶一路”[52]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92690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出口52585億元,增長13.2%;進口40105億元,增長7.9%。
發佈留言